适,再该派谁去领军,都由阁部讨论后决定。”
“不建云南军,直接建云贵军。”
“先拿贵州土司练手,再动云南土司!”
说到这里,朱祁钰沉吟,道:“想收买云南土司,就大肆发展茶马古道。”
“用这条古道,把边疆土司串起来,先捏住他们的钱袋子。”
“再派人进行挑唆,合纵连横,令各土司不停攻伐,咱们卖武器给他们。”
“至于建王府,酌情建吧,不派诸王出京,暂时由朝臣管着,以王府的名义行事便是。”
朱祁钰儿子还没出生,其他王他可不放心放出去。
“陛下圣明!”朝臣叩拜。
下了朝。
进入乾清宫,朱祁钰盯着地图看。
地图重新画了,把汉州都司、捕鱼儿海都司和吉林都司全都画出来。
疆域扩大一倍。
但都是贫瘠之地,得靠两京十四省输血供养。
早朝时耿九畴还哭穷,未来两年户部更难。
“皇爷,徐珵求见。”冯孝小声回禀。
朱祁钰愣神,才想起来,是徐有贞。
很快,徐珵穿着太监衣服,恭恭敬敬磕头,张嘴叫了声皇爷。
眼泪差点流出来。
好好的文臣,钻营钻营,钻研成为了太监。
“回皇爷,那御米成熟了。”
徐珵下意识自称微臣:“微、奴婢亲自试过了,确实无毒,而且果实饱满好吃,奴婢估量着产量不低。”
说着,进献一支玉米棒上来。
看着黄澄澄的玉米棒,又惊又喜。
这玉米棒不大,不像后世用科技培育出来的玉米棒,又大又饱满。
这根果实还算饱满,个头不大,而且被吃掉了一半,这是层层验毒的结果。
“可否培植?”朱祁钰问。
“回皇爷,是可以培植的。”
“因为从南方运来一批成品,奴婢用了几种办法培植。”
“如今已经长出了小苗,还不知道能长成什么样子,但奴婢估算,应该是可以培植的。”
徐珵老老实实回禀。
“亩产多少?”朱祁钰问。
“这是您赐下的第一株,当时只有一株,无法确定亩产,但仅此一株,结出两根御米。”
徐珵道:“奴婢以为,如果做果时,只留一根御米穗,果实会比这一株大一些。”
朱祁钰颔首:“你觉得这东西习性如何?”
“非常皮实好养,您送到宫中的一批,奴婢栽种在院里,也不照看,基本不怎么施肥,照样茁壮成长。”
徐珵道:“唯独需要灭虫,奴婢正在掌握经验,日后会编纂成书,教导民间如何种植。”
这就是大才!
当初没杀他,果然是对的。
朱祁钰笑了起来:“徐珵,伱做得很好,宫中设农业监,你来做提督太监。”
“奴婢谢皇爷天恩!”
徐珵已经不抗拒太监身份了。
他这样的人,能活命已经法外开恩了。
“你在宫中好好干,你家人朕自然会多多关照!”
朱祁钰给甜枣:“明年开恩科,让你儿子徐世良参加吧。”
“奴婢谢皇爷恩宠!”徐珵磕头。
朱祁钰之所以留下徐珵。
还有一个原因,他有两个厉害的外孙,一个是祝允明,一个是蒋焘。
祝允明号枝山,就是四大才子之一。
蒋焘乃是切瓜分客的主人公,也是一代文学家。
再者,朱祁钰实在欣赏徐珵的才华。
搞政治水平一般,却是个实干人才,这样的人才大明最稀缺。
“其他作物,培育得如何了?”朱祁钰又问。
“回皇爷,全都栽种下去,都生了苗,奴婢以为这些作物都非常皮实好养。”
徐珵老老实实道:“只是,奴婢不知道此几种作物,能否在寒冷气候下生存。”
他也在投其所好。
既然认下太监身份,就得在宫里使劲往上爬。
朱祁钰略微沉吟:“这样吧,你带着作物出宫,去辽宁栽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