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33章 陛下谈判谈得很好,但下次别谈了……(4/9)

外臣想请大明建城。”

    “凤凰城既然是朕赐的名。”

    “自然是要用心建的,朕会令蒯祥亲自设计城池,银子朕来出,安南出些劳力即可。”

    “海盗也无须担心,朕自然会剿灭海盗的。”

    朱祁钰脸色微缓:“蒯祥可知道?这紫禁城,便是蒯祥一手设计的。”

    “凤凰城与有荣焉!”黎鐉磕头。

    又交代几句,便打发他走了。

    安南使团刚走。

    朱祁钰就忍不住站起来,满脸激动:“三千船粮食呀!快,把重臣都宣来,快去!”

    胡濙等人也目瞪口呆:“安南哪来这么多粮食?不可能,绝不可能!”

    安南国本就是交趾省。

    能产多少粮食,大明还能不知道吗?

    “黎鐉既然敢开口,就不敢骗朕。”

    朱祁钰也纳闷,这个时代红河平原还没有开发出来呢。

    安南多山,种植粮食的地方不多,怎么可能这么多粮食呢?

    “陛下,安南可与占城、真腊、老挝、暹罗等国交易。”

    于谦沉声道:“那些小国君主,一心享乐,自然不会为国内百姓着想,想来其国百姓,怕是要饿死很多了。”

    朝臣认为这种可能性大。

    但真能运来三千船粮食的话,大明粮食危机可就解了。

    “这也变相说明,安南富庶。”

    “先帝放弃交趾,朕要重新收回来。”

    见群臣要劝,朱祁钰摆摆手:“朕知道,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朕等得起。”

    “陛下,押解粮食入广西,需要一员干将啊。”耿九畴道。

    “你可有人选?”

    “回陛下,此次犁庭广西,威震广西的有三人,方瑛、欧信、陶成三将,当派其中一人督粮。”

    耿九畴欲言又止:“倘若安南国反悔,需要督粮官派兵攻打安南!”

    “绝对不行!”

    白圭坚决反对:“现在不是动兵的时候。”

    “今年连年战事,粮食短缺,应该先渡过难关再说。”

    “尤其安南摄于大明之威,应该一战灭其国。”

    “而不应该温水煮青蛙,安南还不配。”

    白圭的心也大。

    想直接派兵,夷平安南国。

    “若被安南瞧出我大明虚弱,岂不反咬一口?”耿九畴针锋相对。

    朱祁钰摆摆手,示意别争了:“没到那一步。”

    “打什么仗呀,安南王是什么明君吗?”

    “其人两岁登基,亲政不久,好瑟好酒,无甚才干。”

    “而且其国内危机四伏。”

    “朕刚刚翻阅了安南归档,他父亲黎元龙原本立黎宜民为王,却因其母又改立现在的安南王黎濬。”

    “如此改立太子,后患无穷呀。”

    “偏偏这个黎宜民还被封为谅山王,还活着呢。”

    “所以,安南王绝对不敢打仗,也不会打仗的。”

    “朕允其开四座贸易市场,一处市舶司,他们损失的粮食,很快就能赚回来的。”

    “就算有摩擦,也不至于直接开战,派一将督粮即可。”

    “小打小闹,算不得什么。”

    白圭和耿九畴跪拜道:“陛下圣明。”

    “从中枢派一文官去,再令欧信……陶成吧,去凤凰城,准备接手粮食,把粮食暂时囤积在廉州府,再行调派。”

    朱祁钰心中有了人选。

    “朕本想派王越去,但中枢离不开王越啊。”

    “就派军机处行走夏埙去吧!”

    “夏埙巡抚过广西,对广西甚是熟悉,其人又善韬略,给朕的上书中,见解不凡。”

    “也考校考校他,看看是不是位干练之才。”

    夏埙是景泰二年进士。

    是个可用之才。

    “夏埙可用。”胡濙微微颔首。

    此事就定下来。

    朱祁钰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指着最南边的一个角,笑道:“朕将此设为凤凰城,可知道原因?”

    地图简陋,大家看不明白。

    岳正小声道:“此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