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品鉴。”
朱祁钰笑道:“诸卿有没有觉得,画作过于单调?千篇一律的画作,只在走前人的路,却没有巨大创新,没有走出自己的路。”
“是否该多元发展画作,不要拘泥于前人之作,总是效仿前人,永远超越不了前人巨匠。”
“国朝生机勃发,为何不走出新的画路?”
“不如这样,朕将立冬日,设为立冬书画节,召集天下画师、书法巨匠齐聚京师,来一场盛会。”
“书法也是一样,不要拘泥于前人之审美,咱们要走出前人的辉煌,独创属于大明的辉煌。”
“诸卿意下如何?”
这是好事呀。
书画都是雅事,皇帝愿意大力发展书画,是于国于民的大好事。
宣宗皇帝时期,书画得到巨大发展。
如今已经衰落了。
皇帝要重启书画,只要不玩物丧志,就是盛事。
朝臣讨论起来,定一个书画节,每年举办一次盛会,有趣又有意义,讨论得十分激烈。
却在这时,太监扈文林急匆匆进来:“皇爷,漠北急报!”
朱祁钰伸出手来。
奏报呈上来,是毛胜和李瑾合奏。
朱祁钰看完,顿觉牙疼:“扈文林,你念念。”
李瑾惹上大麻烦了。
南迁的车臣部,被李瑾给抢了,抢了就抢了,结果车臣部竟上表归附。
上表使臣刚到和林,毛胜就带兵把第二批南迁的车臣部给抢了。
李瑾得知情况不妙,就派兵北上。
刚巧车臣部主力南下,得知两部被大明绞杀,就和李瑾、毛胜打起来了,双方各有胜负。
车臣竟请来瓦剌诸部南下,打败了李瑾和毛胜,二人率军缩回和林,又被车臣打败,逃回了热河。
如今车臣诸部,正在不停袭扰热河。
“陛下,这车臣来者不善呀。”
姚夔皱眉:“热河驻扎雄兵十余万,毛胜、李瑾皆有名将之资,竟打不过车臣?”
奏报写的十分详细。
李瑾杀缴七八千人,毛胜杀缴上万人,第一次大败,就是车臣俘虏反了,导致李瑾和毛胜大败。
第二次,则是瓦剌诸部兵势雄厚,才被迫退出和林。
为此丢掉了五六万俘虏,无数财货。
“热河无虞,朕建热河,就是为了拱卫京师,若这点袭扰都挡不住,建之何用?”
朱祁钰纳闷:“漠北还有这么多兵?哪来的?”
上个月,李瑾和毛胜洋洋得意的上奏章,说什么漠北千里无敌手,眨眼就来了一个什么车臣!
瓦剌诸部?瓦剌诸部已经西行了,去金帐汗国寻求庇护去了。
怎么还会往大明跑呢?
“陛下,是不是西边的金帐汗国出事了?”余子俊忽然道。
朱祁钰皱眉:“金帐汗国内战了?大明没收到消息呀?传旨陈友,令陈友收集金帐汗国的消息!”
“陛下,若这所谓的车臣部,是金帐汗国内乱分离出来的势力,那么其势力就不强。”
余子俊道:“微臣认为,可以令热河军,打一仗,把车臣部打残,然后收降。”
“至于瓦剌诸部,他们求财而已,咱们可用财货诱之,然后各个击破!”
“他们既然不远万里而来,那么就留在大明为奴为隶吧。”
去年孙原贞打残蒙古一部,然后收降。
可把朝臣教坏了。
现在一说收降,就先打残人家。
“允!”
朱祁钰对热河很有信心。
热河是为战争而兴建的省份,每座城池的构想,都是以战争为根本,而且遍地是棱堡,除了兵就是罪犯,没有善茬。
不管什么强兵深入热河,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热河事,交给毛胜、李瑾决断,无须禀报中枢。”
虽然出了宋伟乾纲独断导致战败之事。
但并没有改变朱祁钰授权的决心,他向来都是把兵交给谁,就完全放权,这是景泰帝的自信。
“陈友到哪了?”
朱祁钰忽然问,扈文林跪在地上回禀:“回皇爷,陈都督已从宁夏出兵,粮草已经运抵甘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