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91章 景泰九年大总结,君臣无时不在斗(1.6万)(10/13)

>    朱祁钰瞳孔微缩:“接着说。”

    “臣妾说完了。”胡贵菊耍个滑头。

    没错,想控制圣人于谦,得用于谦的名声;可想控制一心封王的于谦,得用他的儿子。

    于谦只有独子啊,没了儿子,他当王当个寂寞呀。

    见皇帝半天不吭声,胡贵菊唤了一声,压不住心中的喜悦,继续道:“邢国公在朝中没有对手。”

    又说到点子上了!

    这件事错的根源在朱祁钰身上。

    当初了为了瓦解军中军头,硬生生把于谦塞进去,封于谦为国公,平衡军中势力。

    这样一来,于谦从文官变成了勋贵。

    在文官这边就没有对手了。

    本来文武对立,皇帝才能稳如泰山。

    于谦本身是文官,在文官里面名声极好,如今变成了勋贵,等于两头逢源,压根就没有天敌。

    所以皇帝才会苦恼。

    “如何解?”朱祁钰看着胡贵菊略显发福的脸庞,白皙圆润,却真的好看。

    不愧是胡濙的孙女,女中诸葛。

    “朝中资历比邢国公高的,年纪比邢国公大的,比比皆是,他却又是国公,又是首辅,您说人心会服吗?”

    胡贵菊这话说得胆子太大了。

    这句话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邢国公震古烁今的战功,带来的光环,正在消散。

    应该找到机会,把他的光环打散。

    皇帝才能拿捏他。

    “你觉得谁合适?”朱祁钰又问。

    “陛下,臣妾不过后宫妇人,哪里知道前朝那么多官员呀?”胡贵菊不敢说。

    她爷爷最合适!

    朱祁钰揽着她:“朕能娶你,泼天之幸。”

    “臣妾嫁给圣上,才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胡贵菊要跪下谢恩。

    朱祁钰蠢蠢欲动,想再来一次,但想到太医的忠告,暂且压制吧。

    胡贵菊也想,问题是皇帝遏制自己,她也不敢要呀。

    只能偷偷的用手……

    除夕夜里,各宫过得都不太好。

    宫中位分最高的几个嫔妃,皇后、淑妃,都没得到封赏,反而位分低的,都得到了封赏。

    景泰十年,大年初一。

    朱祁钰却在养心殿看奏章。

    “皇爷,安南急报。”

    朱祁钰以为是安南又打仗了呢,结果是边永的奏章,厚厚的密奏有两本书厚。

    都是以日记的形式写的。

    像是在和皇帝聊天,用这种写法,能让皇帝感受到边永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态,有担忧、有惊喜、有疑惑,能让皇帝置身其境。

    朱祁钰看得津津有味,直到看到买到了玉米种子,立刻问道:“刘震海可有密奏传来?”

    “回皇爷,腊月二十九有密奏传来,上面并未写‘急’,所以暂时没看。”冯孝回禀。

    因为宫中忙乎过年,没时间看。

    很快有太监送来。

    刘震海在密奏中写到,潘本愚率领大批船支,抵达广州,上面是所有购买清单。

    朱祁钰认真看,还让宫中太监过来参谋。

    百官家中正在过年,现在诏来议事,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

    采购清单里,有两船玉米种子,一百多艘战船,军械若干、生活用品若干,还有一些其他的种子。

    每一样造价都非常高。

    西夷这是把大明当成肥羊了,往死里薅羊毛。

    “皇爷,这价格也太高了,这玉米种子,用丝绸来衡量?”冯孝倍感无语。

    “买!”

    朱祁钰道:“所有种子,一概都买,并告诉那些商贾,大明收购所有种子,皆用丝绸交易!”

    “皇爷,商者巨贪,皆不讲信誉,您若是大肆收购,他们肯定以次充好,欺骗咱们。”冯孝不相信商贾。

    “无妨,骗咱们,说不定也是好东西呢。”

    朱祁钰不在乎:“告诉他们,种子和书籍,大明大肆收购,皆用瓷器、丝绸来交易。”

    “皇爷,他们都是未开化的,书籍有什么用呀?”冯孝不解,大明的书籍才代表着最高文明。

    “冯孝,切莫坐井观天呀。”

    “啊?”冯孝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