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收复交趾之后,朕还要建交趾水师,实额十万,负责整个中南半岛上的军务!”
六大水师,兵额高达六十七万。
这个数字未来还会增长。
现在定下来的两个总兵官,就是梁珤和项忠。
项忠心里微微失望,接下来,渤海水师战争是最少的,他立功的机会最少。
“说是六大水师,其实就你们手上两万多人。”
朱祁钰自嘲笑道:“如今的重中之重,一是东南沿海的倭寇,二是以对马岛为跳板,进入倭国。”
“所以呀,项忠和梁珤,你们两个肩上担子最重。”
项忠眼睛一亮,只要他做得好,那么南海水师未来还得他掌印。
从兵额就知道,南海和上海两大水师,在未来是重中之重。
水师随驾南下。
朱祁钰在济南府足足停了七天,龙船才南行。
在十月下旬。
逯杲的奏疏传来,经过逯杲调查,暹罗王拉梅萱确实有吹嘘之嫌,暹罗确实有亩产30石的土地,但非常少,至于亩产18石的土地,也并不多,暹罗亩产4石的土地是非常的多。
但是,暹罗确实没有大饥荒。
暹罗百姓懒惰,不事生产,却不挨饿,说明土地适合耕种。
随侍的重臣不多,但都是皇帝看重的青年才俊,比如何乔新、何宜、丘濬、彭韶等人。
“陛下,按照逯指挥使说的,暹罗人并未精耕细作,甚至还有很多荒田,就已经不挨饿了。”
丘濬咋舌:“臣看那暹罗王其实所言不虚,只是百姓并未精耕细作而已。”
朱祁钰点头:“你有什么看法?”
丘濬翻个白眼:“当然是打下来喽。”
朱祁钰大笑:“对了,内阁为何没有批复?”
他在想,怎么才能和暹罗接壤呢?
“陛下,内阁怕是认为该打下来,所以批复也是浪费笔墨。”丘濬净说大实话。
朱祁钰不以为忤:“内阁愈发慵懒了,不批复来糊弄朕,哈哈。”
“陛下,暹罗王欲进献稻种,您是何看法呀?”何乔新开口。
何乔新是何文渊的儿子,此人甚是不凡,连胡濙、于谦都对他赞不绝口。
“收着,暹罗缺马,让太仆寺赐下些蒙古马,赐一百匹吧。”
朱祁钰现在有多是马。
大明境内的马场,都在陆续拆除,草场也要改成耕地。
而在热河、宁夏、汉州、山西等地,设下了十几个大型马场,一百多个小型马场,马文升上任后,对马场进行新规划。
如今大明有良马四十多万匹,种马十二万匹,驽马、挽马过百万匹。
这么多马,当然不是买来的。
而是战争的缴获。
牛羊更多,等今年年底会杀很多很多羊,这些羊会制成腊肉存放起来。
“陛下,赐驽马怎么样?”丘濬笑问。
“你怎么这么抠呢?还要和暹罗做生意呢,多赐点良马,让他们找咱们买马……”
丘濬却跪在地上:“陛下,马不可轻卖!”
“暹罗盛产稻米,若再卖给他们战马、火器,他们可就成为中南霸主了,大明想打下他们,何其困难?”
何乔新、何意、彭韶跟着反对。
“嗯,赐几匹良马吧,然后多赐驽马。”
“陛下圣明!”丘濬磕头。
“告诉逯杲,朕对大象没兴趣,象辂朕早就不用了,让他们多献稻米和水果来。”
冯孝让司礼监的人拟定圣旨。
“催促夏埙,交趾该重回大明的怀抱了,下一个雨季来临之前,朕要整个安南!”
朱祁钰对夏埙隔岸观火有些不满。
不快些吞并安南,就无法打通去暹罗的道路,没有天兵威压,暹罗就不会恐惧于大明。
“陛下,占城国已经只剩下片隅之地了,咱们吞并安南后,该怎么办?”何乔新发言。
“占城王室还算恭顺。”
朱祁钰沉吟道:“就宣回大明来,挑个地方,封个伯爵,养着吧。”
“陛下,太祖祖制,非军功不可授爵!”
丘濬反对:“而且,占城国已经不剩什么地盘了,却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