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江南这么富,一个县就这点银子,打发要饭的呢?
“南京城的财货统计出来了吗?”朱祁钰问。
“回皇爷,银子统计出来了,约有7000千万两白银。”
“才这点?”
朱祁钰对这个数字并不满意:“一定有大批银子埋在地下,让金忠再扫一遍。”
“再传旨下去,谁敢手脚不干净,诛九族!”
“奴婢遵旨!”
冯孝问:“皇爷,这些罪人如何处置?”
“都杀了可惜了。”
“将首恶诛杀。”
“其余人打散了,运去交趾、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安置。”
朱祁钰没想过赶尽杀绝。
要是赶尽杀绝,得杀个几百万人。
送去边疆,填充边疆人口,如此一来,大明这盘棋就活了。
“皇爷,去云贵的话,会不会串联造反?”冯孝的意思是,都杀了,省着移民麻烦。
“造反好呀,朕喜欢他们造反。”
朱祁钰冷笑:“他们敢造反,朕就再抓住他们一次!”
“凡是被移走的,不按罪犯论处,按照正常移民安置即可,他们的家产,就当赎罪银了。”
“皇爷是否太优容了。”冯孝觉得,祸乱的根基,就是江南,干脆斩草除根。
这还优容?
人家几百年上千年的家资,被你得了。
你开海一百年,能赚多少银子?
一次抄家,比开一千年海赚的都多,哪个合适?
当年太祖皇帝海禁,估计是把出海做生意的人当成小偷,没事就杀一波,当肥羊薅,绵延不绝的薅。
“确实优容了。”
朱祁钰微微点头:“令厂卫再审一遍,凡是说出家中藏银的,一概以平民移民,若不招的,则以罪犯移民。”
这些地主老财,最会藏银子。
皇帝挖出来的这些,肯定是浮财,不知道有多少还埋在地下呢,只有他家自己人,才能找出全部。
所以,皇帝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招认。
反正大家族人多,人多口杂,肯定有人会招的。
作为平民移民,好处多多,起码到了新地,他们也是有产阶级,若是罪犯移民,就是无产阶级。
“皇爷圣明。”
冯孝又问:“皇爷,那些固定产怎么办?”
固定产,如果走正常流程拍卖的话,一定会低价落入勋贵、文官人家手中,皇帝得不到什么实惠。
所以,京师几次抄没家产,都不要固定产,或者把固定产赏赐给有功之臣,卖个人情。
南京则不一样,勋贵都在北京,南京多少鞭长莫及,赏赐出去,早晚还会回到江南新士绅口袋的。
至于赐给文官,此事文官并未出力,也没有功劳,赐给他们,武将不服。
朱祁钰却沉默不语:“用固定产换土地,你说那些士绅会同意吗?”
“皇爷,还没到那步,暂时不要那样。”冯孝担心皇帝步子迈大了。
“那就暂时放着吧。”
“所有清理出来的土地,暂时收归宫中,等年后重新分配。”
“固定产,也都收归宫中。”
朱祁钰斟酌道:“后天就过年了,正月初七吧,南京城开门,恢复正常。”
今年这个年,绝对让南京人永生难忘。
“汉宗案,京师查的怎么样了?”
这个名字,是俞士悦叫出来的,冤枉皇帝是汉王的儿子,所以取名汉宗案。
“皇爷,俞尚书亲自上阵,很快就有结果的。”
冯孝看出来了,皇帝对这个案子并没特别在意,他的皇位稳固,已经不是区区流言能动摇的了。
他有钱,皇位就稳固。
无钱,皇位就没了。
“俞士悦啊?”
朱祁钰勾起嘴角:“看来朕不在京师,京师已有党争之嫌啊,俞士悦没人撑腰,所以被踢出来顶缸。”
“朕的景泰朝,没有想象中那么祥和啊。”
“是朕把人性想的太美好了。”
人都有灯下黑的心理。
把别人想的很坏,总把自己人想的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