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51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工程(6/8)

>    最关键的是海图和银矿,是大明急缺的。

    “陛下的意思是,倾尽全力,襄助楚王就藩?”叶盛清楚,想打到西葡本土去,必须得让朱见深在北非站稳脚跟。

    “最晚明年,就让楚王就藩!”

    “三年内,占据北非!”

    朱祁钰道:“之前答应他42万,朕直接派给他一百万大军!横扫北非!”

    “粮食问题从印度和帖木儿想办法。”

    “他占住北非,建立根据地,打西葡交给大明,大明来打!”

    “诸卿,你们说说,这条江能不能修?”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不修也得修了。

    白昂极为激动,若是修成了,把西域万里荒漠变成了绿洲,他白昂能凭此功入文庙,陪祀先贤,这一辈子值了。

    “治水司开始考察地形,用几年时间准备。”

    朱祁钰道:“准备好了之后,朕先垫资,就开始修。”

    然而,一直没说话的王竑却开口道:“陛下,老臣看过农业司的报告,上面说西域多是盐碱地。”

    “西域不是没有水,而是土壤里面多盐,全是盐碱地,所以种不出庄稼来。”

    “引乌斯贜的水西进,也解决不了盐碱问题,甚至还会加剧盐碱化,使得土地严重退化。”

    “您预料中的绿洲和良田,未必能够浇灌出来,反而会影响现有的耕地。”

    王竑认为没必要为这么个工程,控制西域那块破地。

    倒是沟通怒江和澜沧江,他是支持的。

    百越之地除了气候恶劣外,其他都好,是个富庶之地。

    “王卿,你好好想想,朕开凿这条河的目的。”

    朱祁钰道:“良田多少并不重要,有没有,损失多少,朕都不在意。”

    “朕在意的是战略。”

    “朕要西出,必须要有足够的运力。”

    “朕需要有一条如长江那样的大江,让大明的兵卒西出西域,攻掠各国。”

    “大明想成为世界霸主,疆域仅止于此,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信不信,朕只要一死,疆域就会缩回去。”

    “因为控制西域,中枢是赔钱的,百越之地又太远,不如分封出去划算。”

    “别摇头,朕死了你们就会立刻变脸!”

    这一点是证明过的。

    太宗皇帝活着的时候,没人敢说放弃交趾,宣宗皇帝继位没几年,就放弃了。

    “可有了这样一条江,这些问题还是问题吗?”

    “别说没有万亩良田,就是把西域土地全部盐碱化,也在所不惜!”

    “朕要的是一条通往西方的河!”

    “朕要的是一条通往百越之地的江!”

    “是战略要道!”

    “还有,王卿,你不觉得印度太富饶了吗?”

    “现在印度没有强权,可当朕的皇子们,分封过去的时候,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霸主呢?”

    朱祁钰目光阴沉,走到地图前:“王卿,你来看,印度的地缘优势,和大明的地缘优势,哪个更好?”

    若从欧罗巴、非洲、亚洲地形来看,印度得天独厚,占据正中间。

    大明呢,太偏了。

    就算加上美洲、澳洲,大明也无法成为世界中心的。

    而大明想翻越乌斯贜去实控印度,根本不可能的,就算进入现代社会也做不到的,太远太远了。

    既然无法实控印度,为什么不把印度变成烂地呢?

    印度那么热,没有了充足的水源,就是一片干旱地,印度最大的粮仓旁遮普,就在印度河上。

    再截留恒河水,让恒河平原减产。

    印度河道都在乌斯贜上,大明随便改,印度就吃屎去吧!

    等皇子成年后,把印度拆分成各个封国,再控制住印度的水源,印度就只能永远依附大明。

    乌斯贜这块地方,实际效用什么都没有,但却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这里面有整个亚洲最重要的水源,喇嘛教又有控制漠北的钥匙,还有将印度和大明阻隔的天然屏障。

    大明能俯攻印度,印度只能仰攻大明,水源又控制在大明手里,他们蹦跶个屁啊。

    “是老臣短视了!”王竑跪在地上。

    朱祁钰将他扶起来:“王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