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91章 魏国篇,用水挟制诸侯国的霸主国(5/8)

们了。

    老皇帝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大明正在建设的工程,无论何时,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

    朱佑榷兄弟俩在咸海和里海中间地区,见到了魏王。

    魏王继藩的时候,还没有他们呢。

    老二十都年近五旬了。

    大魏正在修通咸海和里海中间的铁路,这块是大魏新得到的领土,他在这里盯着。

    为了鸟粪计划,魏王打算和隋王直接谈判。

    两王相邀在巴库。

    巴库是大隋控制的藩属国,定在这里,也表明隋国的诚意,虽是亲兄弟也得防范一些不是。

    大魏决定放弃里海西岸小部分领土,里海的环形内陆湖为疆界线(巴尔坎州),沿海部分送给隋国,其余地方交给许国。

    要不是为了鸟粪,朱见濬才舍不得这些领土呢。

    许王朱见浙,可是他的嫡亲兄长啊,都是唐皇后所出嫡子,和他一母同胞。

    结果他连亲哥哥都坑。

    其实就是把土库曼斯坦,一分为二,他只保留环形海洋部分,其他部分拆分两半,送给两王。

    此事,需要朱佑榷兄弟俩做个见证。

    所以这次三王会面,变成了五王齐聚。

    这样分配伊王肯定不满意,但谁管伊王愿不愿意呢,只要让鸟粪顺利进入魏国就够了。

    等到魏国把整个哈萨克草原变成了种植沃土,看魏国是不是中亚霸主?

    景泰六十四年,四月,五王签订和约,重新划定领土。

    倒霉催的伊王不断抗议。

    里海西岸的领土,对隋国来说是飞地,和他们本土不接壤,需要走一段里海,反而和伊国接壤。

    伊王不爽啊,明明应该给我。

    隋王坏呀,他跟伊王谈,想从伊国撕下一块肥肉来,讲真他看不上这块沙漠似的土地,这地方极度缺水,水比油贵。

    他的目标在土耳其,黑海那块。

    如果伊王愿意花钱买,他大可以答应的。

    五王和约里面,就有从魏国购买土的条款,隋国也想购买一批冻土,然后自己搅拌,制造成一批沃土来。

    隋王朱见汐也极具野心。

    看看封号就知道,这种大封号,都是有本事的皇子才被封的,他爹眼睛毒着呢。

    他本来就占据波斯最富饶的一块土地。

    继藩之后,他也在沙漠区疯狂种树,防止土地继续沙化,并挽救已经沙化的土地,尽可能地涵养水土。

    他这个地方,很缺水的。

    伊国比他还惨,伊国除了石油外,别的什么都缺。

    所以,隋伊两国,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解决水源问题。

    其实可以在印度想办法。

    但要穿过庞大的沙漠,如何保护水源,又是个大问题,现在的技术是做不到的。

    隋王也在思考这件事。

    前几年,有臣子上疏,认为可以引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的水,灌溉隋国。

    可是,这两条河,一个在商国,另一个是商国和魏国的分界线。

    乌拉尔河,是从乌拉尔山里引出来的水源,最终注入里海。

    伏尔加河,则是斯拉夫人的母亲河,最终也会注入里海。

    里海这么庞大的水体,水源就来自这里,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

    如果令其改道流入波斯,问题就来了,里海就会消失。

    大商可不希望和大隋直接接壤。

    大魏同样不希望,在里海消失后,彻底和商隋两国直接接壤。

    这就造成了,隋伊两国严重缺水,眼看着水资源流进里海里,自己却喝不着。

    里海的水是不能喝的,含盐量特别高。

    说实话,对于伏尔加河,整个中东地区都需要伏尔加河,因为都缺水呀。

    在大隋和大商谈判中,卫、英两王都站在大隋这边,希望大商愿意为三国注水。

    伊国则希望从乌拉尔河中得到水。

    大商可是天然东欧霸主。

    就这地盘,这地理位置,就决定了是霸主国。

    大隋同样有称霸的野心,所以大商不愿意为大隋供水,也情有可原。

    除非老皇帝开口。

    但老皇帝同样开不了这个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