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92章 隋国篇:挥动翅膀的枢纽国(1/8)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朱佑榷兄弟的专列应该穿过塔什干的。

    可塔什干路段正在维修,暂不开放。

    专列穿行里海和咸海中间,途经土库曼,率先抵达伊国。

    伊国和隋国交易,得到里海东岸沙漠领土,等于说伊国和许国均分了土库曼。

    这块土地极端缺水,除了是块地之外,毫无用处。

    灭汗国战争中,藩国联军就将土著民往这边赶,导致本就稀薄的植被彻底遭到破坏,水资源彻底枯竭了。

    最后形成一个个万人坑,魏国才彻底占领这里。

    近两年才开始种树开始治理,但已经难以遏制草原沙化了。

    魏国将这块烂地,送给隋国。

    隋国转卖给伊国。

    伊国不嫌破。

    火车进入伊国国境。

    在大明使团来使之前,伊国和魏国的铁路是不连接的,两国边境线二十公里内,是不覆盖铁路的。

    两国用铁丝网做藩篱墙,两国百姓必须通过正规手续,才能去另一个国家。

    伊国百姓本来就少,可不能让他们跑喽。

    伊国户籍管制是所有藩国里最严格的。

    其实伊国不穷,贼有贼道。就是缺水,严重缺水,他们用古法取水,一滴降水都舍不得浪费。

    不止缺水,资源也贫瘠,这片沙漠下还没有资源,油铁都没有,金银矿更别提了,啥也没有。

    他向他爹上疏几十次想换藩,可天下土地都有主了,怎么换藩啊?

    倒是他爹给了他一大笔钱,支持他办工业。

    但这是一片极端缺水的土地呀,现阶段工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沙漠拿什么养活几万人的大工厂?

    一个饮水问题,就能难死伊国朝廷。

    所以,办企业就别想了,只能另辟蹊径。

    为了维持伊国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伊国朝廷给百姓发钱,但这钱又不是伊国朝廷能印的,总得想办法赚钱吧。

    朱见滁点子多着呢,就搞起了极端娱乐业。

    伊国人穷,隋国人富啊,大明人富啊,印度五王的国民都富啊,但他们国家法度严苛。

    这样说吧,法律里写的,都是能人姓想要的。

    伊国就开始搞起了极端娱乐业,什么都有,什么花有什么。

    号称沙漠里的天国。

    这种娱乐理念,真不是朱见滁自己想的,而是宗室小藩国,都这么干。

    那些封在小岛上的藩国,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靠笨干除了穷死没别的路可走。

    只能走极端,发展这种极端娱乐业,就他们研究出来的。

    大明法律里严禁的,他们那都有。

    不刺激,其他国家的富人凭什么跋涉万里跑你这来消费?

    正常来说,藩国和大明统一使用一個大明律,大明禁止的,藩国也要禁止。

    总有例外。

    像大洋上星罗棋布的小岛国家,不让他们搞特殊化,他们是活不下去的,大明和藩国又不严禁移民,人家百姓凭啥在你这受苦?过得再差,百姓该逃回大明了。

    再说了,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钱赚。

    大明不做,大藩国不做,市场摆在那里,肯定有人为了钱去做的。

    这东西是人姓的弱点,越限制人越好奇,越好奇越渴望。

    可儒家教育里,这些就是禁止的。

    岛国天堂就应运而生。

    朱见滁知道自己的伊国,想繁荣就得走极端,不然保护环境哪来的钱?哪来的钱给百姓发钱?

    只能搞娱乐业。

    大明国内管得那么严,拉屎放屁都得管着,像魏商隋唐夏楚吴这样的大藩国,法律也一样严苛。

    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自然要体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充满正能量,那些拿不上台面的东西,摆上来真是光荣吗?

    大明境内,是严禁这些的,法律极为严苛,这么严苛,还分级呢,青少年能看的东西非常少,为了照顾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全社会都不允许出现这些。

    其实明人很习惯的,明人的感情永远是克制的、是内敛的,对于那些东西,都是极尽压制的,这是几千年的礼教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