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01章 南美篇:老天爷追着往嘴里旋饭,逼着旋(5/8)

   除非,进行绝户政策。

    倭国用过,效果非常好,若非战败,南洋就是它的了,倭国给同化开启了一种新思路。

    华夏是从不进行绝户政策的,都是以同化为主,这就是汉文化的特性,视天下人都是人,哪怕是野人,也当人看。

    就说秦始皇统一华夏,其实对函谷关之外,只是表面统治而已,并没有实控。

    直到汉朝,才真正的同化了中原地区,到了东汉才同化了河北、推到长江流域。

    衣冠南渡,才彻底开发的江南,才有了今天这颗明珠。

    隋唐为何非跟高句丽过不去?唐朝为何和吐蕃过不去?

    不就是在吞并吗,盛唐就是吃得太多,搞得不消化了,才从盛世忽然坠落,外廓的地盘也全都丢了。

    所以宋朝之后,就停止对外扩张了,这里面有宋朝胆子小的原因,也确实是吃多了难以消化的原因,像土司制,就是宋朝开始用的,宋朝主打一个同化。

    尤其南宋,打通了南岭,开发了岭南,把岭南地区彻底纳入中华版图。

    这也是两宋能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因为只想搞钱,不想扩张。

    可惜萌芽被蒙古人给扼杀了。

    大明立国之后,并没有坚持宋朝的国策,而是寻求扩张的,像派黔国公镇守云南,怀柔汉化云贵桂土司。

    又收复了安南,派遣郑和下西洋。

    其实,下西洋的政策,到正统皇帝的时候还下过一次呢,只是船沉了,人漂去泰国了,从泰国走回来的。

    然后倭寇就非常非常横行了,倭寇是谁?是海上的既得利益者,冒名倭寇而已。

    宝船的图纸被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造船的船工也都消失了,大明无法造宝船了,只能闭关锁国,因为出不去了。

    大明扩张的进程,是被朱祁镇土木堡被俘之后打断的,也是这次,让大明国策进行了急转弯,一个蒸蒸日上的大帝国,一下子变成了臣属国,变成了一个废柴。

    从那之后,大明就从对外扩张,转而实行南宋政策,加速汉化国内领土,就开始同化湖广、云贵川桂整个大西南的土司,因为国内的财政无力支撑扩张了。

    到了明末,为大明殉国的土司不计其数,这就是正统后时代的明朝的功劳。

    大清确实很烂,他们把一个开放文明的巨国,变成了一个自我矮化的奴隶国。

    把一个繁荣富强,科技进步的霸主国家,变成了一个梳辫子当奴隶只知道喊喳的梦中上国。

    把一个包容并蓄,勤劳肯干的先进国家,变成了一个被大炮轰开国门后,还自命不凡的傻子国家。

    归根结底,满人只知道防着汉人,只把华夏当成一个猪圈,一个供他们享乐的瑶子而已,他们从来没把这个国家当成他们自己的国家,也从来没把汉人当成自己人。

    所以,被大炮轰开国门后不断衰落,是历史的必然。

    绝非偶然。

    换做汉人统治,最多被轰开国门,二三十年后就能成为世界强国,参与到瓜分世界的进程中去,可大清不会的,他是异族统治从根源上就决定了这一点。

    而汉人,骨子里就流淌着当皇帝的血统,谁都想当皇帝,所以就各大势力割据,越打越烂,榨干了国家最后一滴血。

    这也是必然。

    纵然大清再不是东西,但他给华夏民族留下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地盘!

    东北和西域,足以让民族再次崛起的遗产,这是大清给华夏留下的唯一东西。

    大国,永远是大国。

    只要是大国,就早晚有一天会崛起的,任谁也挡不住的。

    最可怕的是,这片土地上,有世界上最能干的人民,论勤劳,华夏人能排宇宙第一,没有比华夏人再勤劳的民族了,没有。

    也没有比华夏人再爱国的民族了,没有。

    华夏人血液里,深刻着勤劳和爱国,为何古人要记历史呢,从夏朝开始,华夏人就开始记录历史。

    只有记住历史,才能记住华夏是怎么来的,这片土地上的人是怎么来的,才会知道祖先的辉煌过去。

    这是民族凝聚力啊。

    所以,华夏两次被异族彻底统治,最后反同化了异族,就是可怕的凝聚力在作怪。

    而凝聚力展现出来的就是爱国。

    像其他国家的人,需要要进行爱国教育。

    华夏人的教科书里没有爱国教育这门课程的,只要看完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