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03章 蜀国楚国荆国篇:佛国和撤皇帝制的女儿国(4/8)

是太子不行。

    老皇帝还担心本国疆土都保不住呢,哪里还会要一块飞地?

    荆王也知道大明的窘境,上疏无非是堵住藩王过继的嘴,连他亲爹都没做主给他过继儿子,兄弟们哪有这个资格?

    若是大明内藩,宗人府有资格,可他是外藩,是一个国家的皇帝,除了他爹娘外,没人能代他做决定。

    这两年,他参照金国的政治体制,也琢磨出一套责任内阁制。

    他没儿子,女儿多呀。

    女儿做不了皇帝,但能做首相啊,没人规定女子不能做首相。

    因为首相是新提出来的概念,大明有首辅,没首相。

    完全可以让女儿做首相,公主执政。

    如果再过几年他没儿子,干脆撤皇帝制,直接使用首相制,朱见淝十七个女儿,全部转变成政治家族,以后首相就在这十七家内轮流。

    十七个公主,都招赘婿,入赘朱家,后代都要姓朱。

    内阁,由十七个公主组成。

    以后由十七个公主的后代组成,后代则继续嫡长子继承制,就是说这十七个公主,世代做阁臣,均摊荆国政治权力。

    为了保证国祚延绵,可以适当放权力给民间,票箱子是个好东西。

    金国看似是议会制,其实是政治家族制度。

    荆国可以彻底一点,给百姓选票,但只能在十七个公主家族当中选,和黄金家族差不多。

    蒙古大汗只能从黄金家族当中出,到底推举谁,就需要蒙古权贵支持了,他们是用野蛮的军队支持,荆国可以用选票支持。

    全民参与。

    就能保证十七个公主家族,政治权力经久不衰。

    若朝臣不同意,那就走世家制度,恢复汉晋世家,只要没有五代十国,世家就永远不会倒。

    这条路是前人没有走过的。

    即便走错了,朱见淝又没有儿子,荆国也就被邻国吞并了呗,难道楚王还会杀死他的亲侄女吗?

    他敢杀,天下宗室都不会饶了他的。

    你可以灭了我的国,但不能杀我的家人,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爹,有共同的祖宗。

    荆王没儿子,荆国百姓算安居乐业。

    上面不折腾,下面才能过好日子。

    荆王是个甩手掌柜,朝廷上无为而治,民间野蛮生长,反而发展得比蜀国要好。

    景泰六十四年,荆国本年度财政收入,2.4亿。

    比那种善于治理的国家,收入都高。

    占在南美尖上,距离南极洲非常近,能够沟通五大洲,船支在大洋上披荆斩棘。

    荆国的商税是列国中最低的。

    这就吸引了一大批外资来荆国投资,还吸引了一批国内富户移民荆国,荆国自然就富裕了。

    火地岛上的土著火地人,是纯野人,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不穿衣服呢。

    大明登陆南美最南端的火地岛之后,就开始大肆抓捕火地人。

    并没有杀死。

    而是送到大明去表演。

    这些火地人,就跟杂技团的狮子老虎一样,成为明人茶余饭后的笑料,也是他们幸运,进杂技团总比下地狱强吧。

    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几乎已经看不到火地人的身影了。

    到底怎么回事,已经无从考证了。

    景泰六十三年,荆王左思右想,决定实现自己的下策,这几年后宫一个怀孕的都没有了,女儿都生不出来了,还生个屁儿子了,干脆把公主家族变成政治家族。

    荆王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起楚国的不满。

    楚王朱见溢很想将自己儿子过继给荆王,以后继承荆国,结果荆王来这么一招,把政治权力过渡给自己女儿们,这不是肥水外流了嘛。

    楚王第一个上疏中枢,叱责荆王眼里没有大明,没有宗族。

    即便在思想开放的今天,明人宗族观念还是极强的,女儿地位是不如侄子的。

    朱见淝的公主,就是外人。

    十七个公主,也顶不住一个侄子。

    楚王上疏后,天下所有宗藩都上疏,认为朱见淝数典忘祖,牝鸡司晨。

    朱见淝也犹豫了。

    他没想到,这次改革,会引起天下人的强烈反对。

    其实,在他心里,也接受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