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13章 巡视南方,天壤之别(3/8)

0里!烟波浩渺,一碧万顷!

    这是长达五十年来退耕还湖的结果,从景泰十五年时,就开始拆毁耕地,扩大湖面,不断扩大。

    大明不缺耕地,宁愿多移民出去,也要保护好江湖河海。

    曾经消失的云梦泽,也因为洞庭湖湖面不断扩大,冲刷出了古籍中提及的云梦泽。

    甚至,还冲出了洪湖。

    历史上,洪湖是嘉靖年间,将汉水改道,所以冲出了洪湖,在此之前是没有洪湖的,不,准确地讲,在云梦泽时期是有洪湖的。

    景泰五十三年时,洪湖出现,并且面积逐年扩大。

    别以为湖面越大越好,大错特错,越大越危险,一旦泛滥成灾,可能会冲毁整个岳州府!

    从景泰四十年之后,朝廷每年要投入五百万元治理洞庭湖的费用,这笔费用每年增长,截止到去年景泰六十四年,治理洞庭湖的费用高达927万元。

    直到现代大坝技术成熟,洞庭湖才终于不再泛滥,成为旅游胜地,成为泄洪要地,成为缓解水灾的枢纽湖泊,成为养鱼养蟹的重要基地。

    朱厚煐眼里的洞庭湖,站在最高点上,一眼望不到岸边。

    即便是他,泛舟于洞庭湖之上,都感觉胸中全是豪迈之气,古人的诗句出现在耳边。

    洞庭湖旅游,是湖北旅游的重点,每年会接纳1.2亿人次的旅客。

    景泰五十六年,老皇帝心血来潮,改岳州府为洞庭府,但在景泰五十八年时又改了回来。

    因为隔壁湖南不干,想改常德府为洞庭府,洞庭湖是湖南湖北的划分,这个湖,就是洞庭湖。

    作为界湖,凭啥湖北用啊,我们湖南也想用。

    所以,常德府改成了洞庭府,湖北又不干了,最后干脆,都不改了,也就废掉了。

    改来改去的,把洞庭湖搞火了。

    岳阳的洗衣机厂,也要建配套的,湖南的常德府的常德、武昌府崇阳、荆州府的荆门都得到了投资。

    洗衣机厂,也分别在三个城市建设,一个是西域吐鲁番,一个是湖北岳阳,一个是朝鲜汉城。

    朱厚煐在岳阳呆了三天,派人暗访三日。

    发现洞庭湖旅游套路很深,强买强卖、低价高卖的情况很多,甚至有暴打游客的情况。

    而这些,湖北布政司给中枢的奏疏里,都没有过提及。

    这几年旅游热,报纸上确实有刊登旅游宰客的问题,旅游局派人下去暗访过,却什么都没查出来。

    朱厚煐也是顺手查一下,知道后不动声色,乘坐火车去长沙。

    他乘坐的是专列。

    可火车在湘阴出了问题,根据铁路工作人员说,是有人偷盗了铁轨上铁钉,所以临时火车靠站停止,等待前方检修。

    朱厚煐皱眉问:“铁钉是经常丢失吗?”

    “并没有,这是一次偶然的意外。”

    朱厚煐派人下车,去其他火车问问乘客,结果,其他火车不开车门,他的人根本没法询问。

    这就有问题了。

    如果不是经常发生,心里没鬼,就随便问呗。

    作为太子的亲孙子,未来的皇帝,他没必要以身犯险,心里知道就好了。

    火车停了两个小时后,再次出发。

    “就停在湘阴吧。”

    湘阴是洞庭湖南岸的城市,是长沙的北门户。

    其实湖南是一个穷省,比贵州没好到哪里去,总人口1.7亿,但常住人口却只有9000万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

    湘阴这座城市很怪,遍地都是高楼大厦,老百姓爬楼也不嫌累得慌?

    这年头哪有电梯呀。

    倒是有木头造用绳拽的电梯,没人敢坐啊。

    看报表,湘阴人口340万人,可在湘阴城区里,几乎看不到多少人,可能是工作日的原因。

    到了晚上下班时间,也没看到想象中的繁荣。

    报表中显示,湘阴人口净流出60万人,尚有280万人生活在市区,房价1300元,投资价值很高。

    卖房的中介会不断向旅客推荐景区房,起誓发愿保证旅客房价会涨。

    景区房卖得不错,入住的人却寥寥无几。

    房价居高不下,人影看不到几个。

    这就是湘阴城现状。

    可朱厚煐在市区视察一圈,发现门可罗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