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31章 朕就是苏大强!朱见漭变成了朱见淇!(6/8)

 “可惜啊,朕看不到你的画,真是遗憾啊。”

    “但中国画你还差几分火候。”

    “去将宣宗皇帝真迹取来,赐给他一幅,让他回家慢慢练。”

    “假以时日,中西合璧之大成者,必然是你,达芬奇。”

    达芬奇磕头谢恩。

    最近几日,老皇帝偏爱达芬奇,连达芬奇都受宠若惊。

    其实,是想从达芬奇嘴里,透一透老四的口风。

    达芬奇谢恩离去。

    朱祁钰才对王守仁道:“伯安,你回来朕是真的开心,近几日朕笑的次数,是前两年的总和。”

    “也就你还能陪朕这老头子说两句话了。”

    王守仁有些感伤。

    “朕后日要做手术,生死难料。”

    “不用说话,朕都知道你的心。”

    朱祁钰看着他:“老四是个有能力的君主,他一定会重用你的,你的军政才华,一定会在未来得到施展的。”

    “刘大夏的位置,未来一定是你的。”

    “伯安,但有一点你要记住,为官做宰,不要总往下看。”

    “就像刘大夏,他是一国宰辅,赈灾之事就该由相应部门的人去管,他要管的是执掌天下,做好宰相。”

    “他爱护百姓,这点无可厚非,可爱护归爱护,制度是制度。”

    “大明这么大,每天有多少地方受灾?”

    “难道朝中宰辅,都要去地方镇守吗?”

    “需要吗?”

    “四十亿人的生计,在他手里,他却抛之不管,反而去管小小的灾区,这就是最大的错误。”

    王守仁认真思索,这些年老皇帝会将他的治政理念,传授给身边的人,王守仁是深受影响的一个。

    “他权力心欲太重,心思都在争权夺利上,甚至还拿赈灾这等大事,和太子斗法。”

    朱祁钰叹息道:“朕都后悔让他登首辅之位了。”

    王守仁想问,刘健首辅当的好好的,为什么不让他继续当了呢?

    反而让利欲熏心的刘大夏上去?

    可他这次回京,明显感受到宫中气氛诡异,在民间被颂扬的孝顺太子,似乎名不副实。

    老皇帝跟他这么多话说,说明很久没有说话了。

    看得出来,换一个太子,老皇帝还是被人憎狗嫌,老四不孝啊,真是苦了陛下了。

    “陛下教训的是,臣明白。”王守仁是未来的圣人啊。

    老皇帝做的再好,也需要有人给扬名。

    而王守仁就是最好的扬名对象。

    大明上一个圣人,是老皇帝硬捧出来的丘濬,丘濬对老皇帝的评价之高,历史罕见。

    丘濬有三个高徒,谢迁、王鏊、蒋冕。

    这三人全都荣登高位。

    现在丘濬死了,景泰吹少了一个。

    所以,老皇帝再培养第二个景泰吹。

    就算有史书用春秋笔法,写他狡诈、阴险、自私等等,只要有丘濬和王阳明给他做担保,那么史书上写的越差,反而证明他做的最好,反而最受世人景仰。

    老皇帝隐藏的一面,绝对不会向王守仁表现出来的。

    这位圣人的心中,只有老皇帝最好的一面。

    可别忘了,老皇帝和朱见漭的对立关系。

    等到朱见漭登基后,像王守仁这样的老皇帝死忠,一定会被罢黜的。

    恰恰,成圣需要经过无数坎坷。

    这会促成王守仁成圣。

    那个时候,王守仁的心里,一定会更加怀念景泰帝,所以从他嘴里的景泰帝,就会得到巨大的美化。

    被大明两个圣人美化加工出来的景泰帝,肯定是千古第一仁君啊。

    王守仁可看不清老皇帝的算计。

    因为老皇帝没算计他呀,他是老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他的学识也有很多地方受老皇帝影响,可以说如师如父。

    别管老皇帝心里怎么想,但他确实做的不错,景泰大盛世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皇帝不止要身前的好名声。

    还要身后名。

    他担心史官用春秋笔法,更担心天下文人,会丑化他,所以他就找到了两个圣人背书。

    就算丘濬的评价,有失偏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