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40章 朱祁钰公开恐怖资产,天下人震惊又安心!(4/8)

点。

    近几年,大明收紧了死刑,减少死刑,尽量不牵连家人,但是却加重了刑罚里的罚。

    看皇企干什么,他们就跟进做什么,准能赚钱。

    每一家皇企都能寻根溯源的查到,何时成立的,怎么赚钱的,都有企业历史。

    如果他们对阁部任何一个部门的办事官员不满,就会提出来,进行清退程序,这是他们的特权。

    “爹,您看多了吧?”朱见漭还是不信。

    天下人都低估了朱见漭的小金库。

    朱祁钰尚在病中,马上就到年关了。

    朝廷的财物,则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许人轻慢、滥用、乱用,要做到全民监督,人人监督。

    可是,现在修一条铁路,在维持客流量的前提下,起码要三十年能回本,而以现在的技术,铁路线基本五年就要更新换代,最多用二十年,就必须要淘汰了。

    可现在整体舆论,好似是老皇帝掏钱养天下人似的。

    这些都能佐证,老皇帝的坦荡。

    这样细水长流。

    端上铁饭碗,就得听我的,我想怎么揉搓就怎么揉搓,这是规矩。

    因为没有人在大明监牢里活过十年,从景泰十年开始,近六十年了,最高记录是九年零六个月。

    朱祁钰太了解这些当权者了。

    重工业革命,电力、冶金、钢铁,这些可不是有个几个亿能玩得转的项目。

    但也意味着,大明江山出现飘摇,反而是天下的灾难。

    大明第一个女秀才,在景泰十一年就诞生了,第一个女进士在景泰二十年诞生了。

    因为,大明最大的三家保险公司,有两家是老皇帝全资公司,一家是与国企的合资公司。

    等朕死了,包括朕的全部积蓄、朕的皇企等所有产业,都要由全体国民监督,这是朕给大明遗留下的巨额财产,给四十亿国民留下的遗产,而不是给未来皇帝挥霍的本钱。

    朱见漭就没有他爹那么伟大了,他的钱放进股市里生钱去了,并没有更多的放在社会保障方面。

    估计献宝人都没想到,老皇帝会用这个办法破局。

    再说了,就算亏钱,有铁路养着,是能负担得起亏损这部分的,再算上通胀的部分,其实是不亏的。

    正月初一,整个报纸版面,全是老皇帝讲话。

    资产公开,不止要公开自己的家产,同族资产必须公开。

    老皇帝居然这么多钱!

    可看到所有皇企收支之后,大家都不吱声了,原来我们日常用的东西都是皇企生产的呀,原来社会福利体系都是皇企承担的啊,原来基础建设投资都是皇企承担的呀……

    未来,大明朝廷的一切,都会向公众公开,让全体国民,共同监督朝廷,监督皇帝,监督官员,而中枢、地方政府,都要接受监督,接受举报,有报必查,每报必查。

    倘若有官员为躲避资产公开,而隐匿家族资产,或者假装拆分家族,私下还有联系的,被举报者,举族同罪。

    这样贿赂是不划算的,贿赂一次干三年,赚三年俸禄,不划算呀。

    根据公开数据,老皇帝的存款,有2700吨黄金,15吨珠宝,古董若干,核算成明元,约有1700万亿元。

    国企、皇企和私企一样,全是招聘,能者上庸者下,看的是谁有能力,而不是审核谁祖辈清白,又不是挑选奸细。

    而随着大明停止征伐,世界扩张进入尾声,朝廷就不需要这些政治家族了,所以就要拆分这些家族。

    老皇帝基本大节日都会发表讲话,但节日多是贺词居多,只有每逢年关,才会发表重要讲话。

    他们肯定以为,老皇帝会用玉玺彰显大明的正统性,却万没想到,老皇帝第一个质疑玉玺的真假,还让天下人来鉴定,把他们整不会了。

    就是说,未来十年,是皇企和国企极具扩张的时代。

    犯人是不允许土葬的,浪费土地。

    他耍了个心眼。

    这不纯属骗人的嘛。

    老皇帝已经放出风去,景泰七十年,就要向全民公开朝廷目标。

    朝中反对声音非常大的。

    “其中含义,你还没明白吗?”

    大明监牢里藏着大恐怖。

    当然了,不能只罚不赏,今年户部决定上调所有官吏的俸禄。

    “老四,咱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