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40章 朱祁钰公开恐怖资产,天下人震惊又安心!(6/8)

进入仕途的,这些年很少有被提拔上来的。

    也有女举人。

    所以说,恩荫进来的,干不过举人。

    有人拿太祖皇帝举例,如果太祖皇帝能吃饱肚子,也就不会造反了。

    既然是保护好人,法律就会对好人有倾斜,像正当防卫之类的,条例放的就比较宽泛。

    就是防备地方官员弄虚作假。

    老皇帝也有钱,钱却用在四十亿国民身上。

    “只要你发展科技,终有一天,人能取代神,成为这地球、乃至整个宇宙的主人。”

    至于为了盈利去乞讨的,警告一次后,再犯者就进监牢,什么时候出来看改造成果,这种没有出来的,都死在里面了。

    朱佑梐却清楚,这钱还分过一次呢,齐王、赵王、鲁王分家的时候,都得到了一笔巨款,不然朱见漭的总资产在600万亿以上。

    当然了,悍匪也不少,犯了罪就知道这辈子毁了,基本都会报复社会。

    谁原始积累积累的足够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就能获利最大。

    公开户籍,主要是担心有人卷款私逃。

    消灭世家滋生的土壤,剪灭未来可能出现的世家乱政的可能性。

    这里面有利可图,地方官府是非常上心的。

    就是说,四十亿人的大明,老皇帝自己就占据21%。

    朱祁钰道:“朕活不了十年了,赌注就是,若科技将现在的世界改变得面目全非,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科技。”

    “相信朕。”

    从景泰六十七年之后,从上到下,开始狠拍苍蝇,荡清基层吏治。

    只要有充足的劳动力,社会保障就不会断掉。

    这几年,他很喜欢看科幻。

    皇家资产公开后,全世界哗然。

    景泰朝铁路盈利,那是因为占了当年铺设时期的货币和劳动力红利。

    对于极端困难人群,都是精准扶贫,给他们找工作,动手吃饭,那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则统一安置在养济院里,给一口饭吃别饿死,仅此而已。

    所以,全族必须公开户籍,并且每年定期报居住地。

    主要是老皇帝的社会保障也是悖论,不是老皇帝掏钱养着百姓,而是百姓自己交的呀。

    如果地方高官承认你没能力,一般都是降职,最严重的才是罢官,但你不能弄虚作假,糊弄中枢。

    这个数字着实可怕。

    这是天下人公认的道理。

    此时,大明蒸蒸日上,下面的人当然也敢报。

    很显然,走恩荫路子的人很少,这个级别的文官的儿子,很少愿意走这条路,他爹丢不起这个人。

    民间也在呼吁,增设低保,给困难的人一些保障。

    别说企业了。

    而这个淘汰,可不限是什么门路进来的,恩荫进来的,进来想躺平,照样被淘汰。

    最重要的,资产公开,一年一报,允许民间举报,逢举报必查,若查实官员贪污,则处罚官员奖励举报者;若查实举报者栽赃,则惩治举报者。

    一共处死所有公职人员在内的,三十九万人,被抓捕的超过127万人。

    这几年,民间反应比较大的就是监牢问题,死亡率太高了,有的人就判仨月,出来的是个骨灰盒。

    “怎么可能?”朱见漭以为他爹要炼丹了,心里跳了一下,他其实是想炼丹的,谁不想长寿啊。

    等于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只不过是一轮原始积累罢了。

    不存在什么世袭,爵位都世袭了,商业还搞世袭?

    普通人还活不活了。

    但是,法律存在的意义,是保护好人的最后一道底线。

    “若朕继续加持它的政治意义,那么它就成精了。”

    景泰朝,弄虚作假罪是大罪,轻则罢官,重则杀头。

    而地方官员为了不被罢官,前一年不会为了贪图政绩而多报,都会少报,预留出明年的份额来。

    每个人都要看。

    只有朱见淇不想听到下面的声音时,才听不到下面的声音,因为朱见淇不想听呀,官员们为了讨好的,就报喜不报忧呗。

    而警察部门,又区分于文官,属于军中、勋贵阵营,一般都由转业的有功之士进入警察系统。

    朱祁钰却不这样认为,低保是好政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