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447章 盘点景泰朝,文臣武将排名(下)(4/5)

“不过,蒋琬已经足够惊艳了。”

    “只可惜,他流矢不长眼,他死在了战场上,不然他会更加大放异彩的。”

    “第十三,毛胜。”

    “别看毛胜和朕有姻亲,朕的排名很公正的。”

    “毛胜塞北几战,战无不胜,大明能拿下蒙古省,他居功至伟。”

    “第十四,王信。”

    “于谦最得意的学生,王信一生,从无败绩,十分罕见。”

    “第十五,陶成。”

    “陶成和欧信,是军中双煞,陶成排名靠后,主要原因陶成做事不密,总被言官弹劾,最终去职,屈死病榻之上。”

    “不过,他的儿子陶鲁更加惊艳,两代人的功绩,足以封王啊。”

    朱祁钰道:“第十六,赵辅。”

    “赵辅向来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朕交给他的任务,他全都能够顺利完成,且不留手尾。”

    “他谈不上惊艳之才,盖世名将。”

    “但他诠释了一个合格的名将,是什么样子的,任何事情交给他,都能让人感受到放心。”

    “所以,前些年督抚边陲之地,朕都愿意用赵辅。”

    “赵辅死后,朕很怀念他。”

    “十七,神英。”

    “神英这辈子,败在了儿子身上,他那几个儿子,连朕都管不了。”

    “朕几次都想处死他们。”

    “看在神英的面子上,饶了他们。”

    “可这几个家伙,胆大妄为,居然敢走私军火。”

    “神英挣下来的爵位没了,命也没了,神家算是彻底没落了,也是活该。”

    神英后人,就在景泰六十五年肃清中被除爵的。

    “第十八,任礼。”

    “任礼的功劳,绝对没有神英大。”

    “但是,朕最放心他,朕将任何事交给他,他都能完美的完成。”

    “早期皇权不在手中,任礼一直站在朕这边,忠心耿耿。”

    “朕让他去哪,哪怕再难,为了朕他也会去的。”

    “他家是唯一一个,被赠送国公爵位的,从侯爵破格封为国公,景泰朝唯一一个。”

    “第十九,许泰。”

    “他小时候,朕就说他是盖世名将,把他交给于谦调教。”

    “可于谦不在京中,就由杨信带他,后来又跟在李震身边,又随王越南征。”

    “终于不负他祖父许贵、父亲许宁的栽培,成为盖世名将。”

    “如今有他坐镇婆罗洲,朕十分放心。”

    “第二十,朱永。”

    “朕当年对朱永网开一面,却换来了一个名将。”

    “朱永,是正统帝的人。”

    “是朕,饶了他一命,并授予的兵权,他最终用绝世战功,回报于朕。”

    “后来朕将京营完全交给他,他也用忠诚回报了朕。”

    朱永在景泰六十四年才死的。

    朱见漭也佩服他爹的勇气,敢把京畿兵权完全交给朱永,真是厉害。

    朱永也确实用忠诚回报了景泰帝。

    “二十一,陶瑾。”

    “陶瑾本来名声不显,是朕慧眼识珠,发现了他,让他随寇深坐镇西北,后来西北大战,他都有参与。”

    “直到范广凋零,杨信回京,寇深原杰相继去世之后,他继任咸海大都督,做得非常好。”

    “他不是绝世名将,却善于打仗,懂得政治,平衡各国势力,做得很好。”

    “第二十二,毛海。”

    “毛海是毛忠的侄子,他本身没爵位,却靠自己,荣封国公。”

    “毛海最擅长打硬仗,打狠仗,打逆风仗。”

    “他身上共计176道伤口,满身伤疤。”

    “功劳都是用命换来的。”

    “有一次他在御前侍奉,朕问他,疼吗?”

    “他告诉朕,和获得功名相比,身上受些痛苦算不得什么,主要是有地方立功,并能据实呈报上来,朝廷赏罚分明,就足够了。”

    “这番话说得朕眼泪都快出来了。”

    “二十三,宋诚。”

    “宋家没有名将,却个个都是军中中流砥柱。”

    “归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