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庞大帝国实在太难了。
成化十七年,归墟省正式成立,成为楔入南亚、中亚的一颗钉子。
同年,朝廷宣布,修建归墟到京铁路,预计十五年修建成功。
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南亚!
大明绝对不能丢了南亚,没南亚就得饿肚子,这是战略问题,是国策。
中亚霸主魏国,率先提出不满。
认为大明有侵吞他国领土之嫌。
兴都库什山脉,可以说是大明代管,法理上不该属于大明,认为这是各国共有的财产,大明皇帝窃取共有财产为己物,实在丢国际大家长的脸。
欧命体支持魏国。
大明却要收回,魏国在鄂毕河东岸的冻土,那是景泰年间赐给魏国的,如今大明要收回。
你不同意我们成立归墟省,那我们收回来赐给你的领土。
这可让新魏皇气坏了,这明明他爷爷赐给他父亲的,你这当伯伯的太抠了吧?这也要往回要?
老魏皇朱见濬,在成化十四年驾崩,由嫡次子朱佑桓登基继位。
朱佑桓登基后,就圈禁了他的庶兄。
他是老三。
因为嫡长子早逝,按照顺位继承,他是该继承皇位的,可他的兄长颇有贤名,也比较得他老爹的欢心。
魏国也闹出夺嫡的好戏,最终朱佑桓胜利,朱见濬刚死,他就寻个噱头,把长兄圈禁起来。
朱佑桓刚刚登基,正式需要立威的时候,这个时候朱见漭却索要冻土,他肯定是不同意呀。
成化十七年年中,大明对魏国宣战。
朱见漭再次御驾亲征。
他挑选的时机非常好,如果他的兄弟老二十朱见濬还活着,他可不敢这般随便宣战。
而朱见濬死了之后,朱佑桓圈禁了哥哥,政治威望达到最低点,这个时候,大明对魏国宣战,也是魏国最虚弱的时候。
有了先例,没人敢瞧不起朱见漭了,朱佑桓能在朱见濬诸多儿子中脱颖而出,肯定不是傻蛋,他立刻求助商国。
朱佑榶派遣十万大军,助战魏国。
大元朱佑樘派兵六万,出兵魏国。
朱见漭这次御驾亲征,国内可是抱有巨大的希望。
而且,叔叔对阵侄子,也是最大的看点。
大明叔侄是世仇,众所周知。
从太宗和建文帝,宣宗和汉王,世祖和襄王,叔侄的仇恨,延续到了这一代,朱见漭对朱佑桓,好精彩。
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乐子事。
朱见漭今年七十九岁了,是他这一代最长寿的一个,对付侄子,肯定手到擒来。
而且,对魏国战争,他早在成化十一年的时候,就开始谋划了。
只是当时时机并不成熟。
他是天下最锋利的剑,他需要在死前,把自己的责任尽完,把周围这些邻居全都打怕了。
此时,他终于理解他爹苦熬活着的含义了。
终于懂了。
他爹苦苦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苟活,而是为了扶着他往前走。
现在,他也在扶着自己的儿子往前走。
他儿子朱佑梐,能力是有,但在他眼里,还是比较平庸的,他得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帮儿子稳定好江山。
战争,他来打!
让儿子做好一个守成之主就好了。
而朱见漭老奸巨猾还体现一点,他不跟老二十硬碰硬,因为老二十朱见濬可不是个好对付的。
他爹评价:朕诸子之中,最优秀者老四,次之老二十。
在商国时,他没和老二十较量过。
但他观摩过老二十打仗,绝对的顶尖帅才。
人老成精,他不愿意硬碰硬,毕竟他不敢拿大明的国运去赌,但魏国皇位到了侄子手里,他就不怕了。
他能把朱佑桓打的叫爸爸,爸爸有点掉价,还是叫四伯吧。
战争仅仅持续三个月。
魏国鄂毕河防线一泻千里,朱见漭亲率大军,深入魏国,攻打魏国国都。
他对这里实在太熟悉了。
这些地方,他都去过。
哪怕现在的商皇是朱佑榶,也远远不如他了解商国,无论商国,还是魏国,每一寸河山,他都走过。
成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