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66章 陈循,你是商人的走狗吗!年入百万,砸晕文武百官!请许大使上路(4/8)

下,内帑银子何时到账?非臣催陛下,而是大军用度刻不容缓,臣也没办法。”陈循追问,他在削皇帝的威望。

    也在告诉群臣,别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皇帝没钱,就是个空架子,他赏你公爵,拿什么赏?

    朱祁钰的脸色黑如锅底,这个陈循,必杀之!

    “首辅,你怎能如此市侩?像个催债鬼一样?”

    朱祁钰玩笑道:“朕已经把内帑贡献出来了,宫殿也暂停修缮了,看看这奉天殿,破败成这般模样,也无钱修缮,朕真没钱了。”

    “卖个皇庄,还被商人给算计了,得来的钱也都给户部送去了,倘若还缺,朕就只能卖掉宫女太监了。”

    皇帝语气轻松,奉天殿上也不再黑云压顶,气氛活跃。

    陈循无语,皇帝活脱是个无赖。

    “臣乃是为大军计……”

    朱祁钰打断他的解释:“好了首辅,下了朝你来西暖阁催债,朕保证,绝对不把你赶出去。”

    大臣忍俊不禁,皇帝转性了?不演苦情戏了,改演喜剧了?

    陈循深深看了皇帝一眼,皇帝居然学会了插科打诨,避开了他的锋芒。

    “首辅为国催债,让朕想起来有‘盐梅’雅号的杜尚书。”

    “葭琯初飞一气回,满传春讯雪中开。谁知商鼎和羹实,却自寒花.寂.寞来。”

    朱祁钰念了一首诗:“老尚书如今安好吗?”

    陈循一怔,这首诗是杜宁写的。

    这个杜宁是他举荐的人,算是他的人。在土木堡之后,和于谦一起,力谏郕王监国,有“擎天柱石”之称。

    景泰元年为南京兵部尚书,颇有韬略,后迁福建左参政,如今闲赋在家。

    皇帝这是要调他入京啊!

    陈循脸色微变,皇帝是得到了谁的指点?要破了陈党的根基!

    杜宁此人,有“盐梅”雅号,是清吏,倘若被他看穿野心,肯定选择背叛,成为皇帝的爪牙!

    等等!

    皇帝今天转了性,是给陈党看的!

    是让陈党放松警惕,开始内讧!

    陈循倒吸口冷气,皇帝肯定是得了高人指点,才改了路数!

    “陛下,杜尚书与寒梅为友,与白雪为媒,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年前尚与臣通信,劝臣致仕归乡,和他煮酒论诗篇。”陈循决不允许杜宁入京。

    奏效了!

    朱祁钰嘴角翘起:“老尚书和朕相交甚笃,朕这宫中也有寒梅,如今正是寒梅盛放的时节,朕欲请老尚书入京,与朕一同赏梅,其他的不做,就赏梅!”

    “朕记得先帝也特别喜欢老尚书的诗篇,说‘道足以适天下之用,智足以通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情’。朕文采不修,可读不通老尚书诗中之意啊。”

    陈循一颗心沉下去。

    皇帝以赏梅为由,调杜宁入京,好手段啊。

    “等陛下与杜尚书赏梅时,请带上微臣。”陈循笑着退下来,却给许彬使个眼色。

    “哈哈,难得首辅有雅兴,朕自然欢喜,届时必请首辅一同赏梅。”朱祁钰大笑。

    朝堂上气氛轻松,讨论兵事之后,退朝之际,许彬站出来:“臣有本要奏!”

    来了!

    朱祁钰瞳孔一缩,陈循的反击来了!

    “启禀陛下,昨日有商人状告,东厂借机在民间敛财,很多商户不烦其扰,而京中官员不敢管,所以找到了臣这里,臣想状告东厂提督舒良,与民争利,大肆敛财!”

    许彬是太常寺卿,太常寺管祭祀。

    这种事不归他管,他冒出来,说明陈循着急了。

    “如何敛财?以何条目敛财?”朱祁钰处变不惊。

    “商户说是保护赋,臣写下奏章,请陛下阅览!”许彬是有备而来。

    奏章上,快把舒良和王振并列了。

    “保护赋,是朕让东厂收的。”朱祁钰必须顶上去,舒良那小身板,可扛不住这么大的罪名。

    此言一出,奉天殿上一片哗然。

    “陛下,您乃天下共主,怎么能与民争利呢?”

    陈循第一个跪下,大声道:“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我大明自立国起,便优待国民,此乃国策,陛下岂能因一时之利,而放弃民心呢?”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