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

第113章 再出皇城(2/4)

  这群人要是出点什么事儿,宋国从上到下全都得完。

    不一会儿,打探消息的人便回来了……其实压根也不用怎么打探,毕竟这事儿在临安城里都传了个遍。

    只是这群贵人们整日里操心着家国大事,自然不会对这点儿小事上心了。

    等听完这位所说,在场的诸位俱是一副深思表情……

    好吧,主要是学的皇帝。

    《齐名要术》里说:“膏环,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强泽如汤饼面。手搦团,可长八寸许,屈令两头相就,膏油煮之。”

    这种油炸的面食儿并不新鲜,当年汴京城里就有一小贩,用糯米粉和面,加盐少许,揉搓后捻成环形镯子的形状,用油煎之……靠着这个油炸环饼,那人在汴京城硬是置办下来一出三进出的宅子。

    而今日的这般热闹,便是来自于这个东西。

    说是众安桥下有两个贩子,李家卖的芝麻葱烧饼,王家卖的是油炸糯米团。

    那日秦桧受刑,临安城中挤进了何止十万人数,可大理寺又只有那么大点儿,能亲眼见识到这场面的,毕竟还是少数。

    更多的人怎么办?

    除了挤进茶楼里听人转述,便只有四处逛悠着……反在秦桧受刑的时候来了临安,就当是见过了,日后回去吹嘘的时候,已经有了本钱。

    而在众安桥下的这两家,本来也是好好的卖着他们的吃食儿,待秦桧被剐的惨相传来,那卖烧饼的李家仍是觉得不解气,对着王家那位道:

    “看我来整治他们!”

    说着,便拧下两块面疙瘩,捏成了两个小人,一个是吊眉秦桧,一个便是歪嘴王氏,又操起菜刀,将两个小人给切成了面条……

    引得了周围不少没有亲眼见识大场面的人,不住地叫好,也让他的烧饼生意变得红火极了。

    旁边卖油炸团子的王家见了,连忙说道:

    “你这还不算啥,看我的!”

    说着,便捏出了两个一男一女两个小人,让他们黏着背贴在一起,再一齐丢进油锅里。

    百般烹炸,令其满锅打滚,翻来覆去,不断煎熬,直至皮焦骨酥……王家不断地吆喝着:

    “快来看啊!秦桧下油锅了嘿!”

    周围行人无不拍手称快,待一对面人捞出之后,这个撕一点儿,那个掰一条儿,你吞他咽,都觉得解恨。

    大家都要求王家多做多炸……两家便搭起了伙,李家的负责捏,王家的负责炸。

    一日之间,这油炸小人儿便成为了临安城中最受欢迎的吃食,引得众多食铺饭庄竞相模仿,并且为其取名为:

    油炸桧。

    若是现在个酒楼提供不了这玩意儿,那他的生意便天然的落后了人家;等家家都有了,便又从味道上花起了功夫。

    有放糖的,有放盐的,还有买这个送豆浆的……

    今日这般热闹,便是由几家大酒楼牵头,临安城中举办的一次油炸桧吃食比赛……要不说人家能把生意做到临安来呢!这么多的人,每日的衣食住行都是一大笔开支,不趁着这个功夫多赚些,下次就算是把赵鼎也给剐了,恐怕也不会有这么热闹的时候了。

    配合起这个比赛,其他行当的小贩自然也就跟着沾了光,都来凑了这个热闹。

    如此,便有了今日之相。

    大伙儿见皇帝思考了好一会儿,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只想着官家毕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如今百姓们如此恶一宰相,怎么说,他心里可能都有些不开心。

    毕竟,这是他亲自挑出来的人。

    却不想,皇帝思索了一阵,开口问道:

    “难道当日的凌迟还是仁慈了些?咱们其实该把秦桧给油炸了?”

    没人回答皇帝的问题,因为很快,他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走!咱们也去尝尝那油炸桧!”

    那日在大理寺,已经有不少人见过了皇帝。

    所以他今日出行,便学胡铨那样,给自己沾上了好多的胡子。

    这一行人只一看去,便知道都是有身份的,加上暗中不知藏了多少的禁军,他们所到之处,反而让旁人避了开来。

    不知道背后,被这些个摊贩给骂了多少句。

    不过好处就是,他们不用排队了。

    等再看到这些人花钱得大方,贩子们又是换了一个表情,个个都是喜上眉梢。

    他们人多,从朝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