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爸爸的爸爸叫外公》

第246章 啪啪打脸(2/3)

务完成了,是该走了,不过,不能将牤子的奖状和煤矿送给牤子的大米和白面带回去,他不甘心,可是又没有办法。

    李刚骑马回幸福屯了,牤子的奖状和煤矿送给牤子的大米和白面就这样稀里糊涂留在了生产大队。

    生产大队赵凯和部下民兵调查找寻牤子的行动并没有因为西安县授予牤子矿山救援英雄称号而停止。

    用刘忠诚的话说,找不到牤子,不稳定因素就不能排除,多一日找不到牤子,就多一分危险。

    且说,刘忠诚最近可谓春风得意。

    牤子当生产大队长期间抗旱和缓解灾荒举措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深得人心。

    人民公社把幸福大队树立为标杆典型。刘忠诚身为党政一肩挑的幸福生产大队领导,多次在推广大会上介绍经验。

    正所谓螳螂打渔黄雀在后,牤子之前的所作的一切如今都冠以生产大队的名义,几乎所有的光环都罩在了刘忠诚的头上。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打脸的事就一个个接踵而来。

    深秋时节,各生产队都在搞秋收会战,由于刘忠诚好大喜功,他要求各生产队把煮好的羊奶送到田间地头慰劳会战的社员。

    这下可好,羊奶不是随时挤出随时派发,挤出的羊奶放置时间长,再加上煮好后送至田间地头,等到社员歇气喝奶时,羊奶已经滋生了细菌。

    社员们喝下变质的羊奶,纷纷肚子痛,接下来便是跑肚拉稀,一连几日都是这样。

    幸福屯社员喝的是及时送到熬好的热牛奶,而且卫生搞得好,是个例外,其他各生产队都程度不同都出现了类似的卫生事件。

    这起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秋收会战,而且造成了老百姓的极度恐慌。

    无独有偶,为了响应生产大队号召,保障秋收会战社员有奶喝,各生产队不得不如同杀鸡取卵一般频繁挤羊奶,结果导致山羊营养得不到补充,不少山羊因此得病。

    灾荒之年,各生产队的社员群众因为营养不良,本来各种疾病就不少,加之这次社员群众大面积跑肚拉稀,得病的人数众多,老百姓缺乏常识,还以为爆发了瘟疫。

    面对这种情况,刘忠诚不从根本上找原因,竟然怀疑有人投毒,社员群众也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于是,各生产队组织人力,开始对水井进行清理。

    不清理不知道,这一清理还真清理出了问题。从很多眼水井里清里出了腐烂的老鼠,还有死猫和死狗。

    这些东西明显是不慎掉下去的,因为攀援挣扎,卡在了井下石缝里,没有及时飘上来。

    刘忠诚得知这一情况,这等于为他的判断提供了佐证,于是,立马组织民兵调查,并且蛊惑社员群众,目标直指那些地主富农,暗示是这些所谓的坏分子故意陷害老百姓。

    老百姓深受疾病困扰,很多人由于不明真相,信以为真。

    刘忠诚故意引导社员群众,为什么唯独幸福屯没有出现类似的疾病现象,因为牤子的家在幸福屯。

    有了这种推测,加之牤子突然失踪,有些老百姓开始怀疑是牤子暗中使的坏。

    这正是刘忠诚的目的,有了借口,他便指示民兵变本加厉,一定要把牤子揪出来。

    在阶.级.斗.争实践中,生产大队一些人积累了很多斗地主的经验和方法。

    基本经验就是变被动为主动,所谓的好办法就是让鱼自己咬钩钓上来。

    光阴荏苒,过了中秋,转眼就立冬了,已经下了几场雪。

    生产大队民兵费劲周折,始终没有找不到牤子的下落,有些人开始琢磨对牤子的亲人做文章,准备让牤子主动现身。

    刘忠诚默许民兵把牤子的父亲大倔子和牤子的哥哥大憨带到生产大队,准备好好照顾一下这爷俩,逼他俩说出牤子的下落。

    民兵本身都是来自社员群众家庭,对父老乡亲具有同情心。但是,对待地主不同,只要是地主,无论是谁,人人同仇敌骇。

    牤子家既然被重新划分为地主,就与以往贫农身份彻底划分了界限,享受特殊待遇,在情理之中。

    大倔子和大憨被带到生产大队,被责令站在室外风口的一棵大树下。

    寒风凛冽,大倔子和大憨都穿着破衣烂袄,而赵凯的手下却穿着草绿色军大衣,戴着棉军帽,各个显得很威风。

    “站在这儿好好想一想,何百胜到底去了哪里?”

    “我真不知道他去哪了。”大倔子站在风里,冻得直打哆嗦。

    有人问:“何百战,你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