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没问题后才指示操作工人点火预热。
最初的预热阶段的风险并不高,为了让熔炉的温度达到足以熔炼钢铁,瑞恩花了4个多小时才终于将蓄热室加热到600度左右,熔炉内的尾气温度已经足以让银块出现熔化的迹象。然而进一步升温似乎有些难度,即使瑞恩又痛心地消耗了数十千克的高纯酒精——用石灰处理进一步精馏得到的——延长了两个小时的加热也没能达到铜的熔点。
因为是实验装置没有安装可方便切换的多通阀门,两人必须带着几名操作蒸馏塔的工人又重新连接管路,才能把酒精进料切换到主进料口。随后瑞恩就命令所有人撤到二十米外,小心翼翼地重新打开酒精储罐的管路。事实证明他的小心谨慎相当必要,滴落在热砖上的乙醇剧烈气化,超过600℃的灼热可燃蒸汽遇到空气的一瞬间就冲开了摆放样本的炉门,向外喷出猛烈的火舌。
斯坦因被火光闪了一下,不由得眯了下眼睛,但又谨慎地努力睁眼去看蓄热室和连接的通道。仔细打量了一会儿才扭头对瑞恩说:“至少看起来前面这一段没什么问题。不然的话这些火苗就是从砖缝里喷出来了。”
瑞恩点点头,对他的说法表示同意。他们又退后了一点,然后示意操作工人进一步打开空气和烟道的阀门。燃烧产生的热气寻着了出口,向烟囱涌去,带动前端摩擦着管道的空气发出低沉的鸣叫。充足的氧气立刻支持了更猛烈的燃烧,在炉门外蠕动着的火舌一下缩了回去,火焰的位置退回到两条管路的合流处。
但在确定燃烧完全回归稳态前,瑞恩不愿冒险带着技术人员靠近。因此两人又等了数十分钟,确定燃烧状态趋于平稳,才重新靠近炉膛的观察窗。
透过被冲开的炉门,瑞恩看到在炉膛的进气端火焰盘旋着喷射在金属样本的上方,铜、银都在陶质的托盘上自由流淌,生铁也完全融化成了铁水溅着火星。只有几乎完全脱碳的熟铁,仅仅是呈现出红热软化的状态,说明整套系统的火力尚不足以达到设计的要求。
一次开车不成功对于瑞恩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他倒也不在意,只是记下了阀门的开度和进料量回去开始计算起来,斯坦因十分信任他的理论水平,自顾着去研究设计本身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
到了傍晚,瑞恩拿着计算的结果,却发现是打一开始的预热阶段就出了问题。两人又折腾了数日,最终以瑞恩捏着鼻子给换热室加了石棉夹层的方案达成了目标。
原型装置无法搬运,瑞恩最后还是决定请阿尔伯特来马尼恩观摩,以免掉重新建设的麻烦。
为了能够现场演示,瑞恩安排人手从凌晨就开始预热。即便如此,直到阿尔伯特抵达,蓄热室才刚刚升过1000摄氏度。
阿尔伯特已经听瑞恩介绍过整套装置的情况,看到工厂空地上的景象也未感到意外。“我从铁厂带了一车今早铸出来的铁条,不放现在就试一试?”
瑞恩自然不会反对,看着阿尔伯特安排自己带来的帮工从马车上卸下一条又一条的生铁。他粗略估计了一下,这些铁条加起来估计有近一吨重,若不是马尼恩到镇上的路还算平坦且铺有碎石,这么重的货物一辆车甚至难以装下。
瑞恩命令操作工关紧管路,打开熔炼室的炉门通风降温。等到温度下降得差不多了才允许阿尔伯特带来的工人在炉膛底部摆放铸铁条。他一边指挥一边还要分出心思盯着自己的操作员,生怕谁一不小心误碰了管道阀门。
等到炉门重新关上开始升温,瑞恩便示意阿尔伯特进房间稍事休息。“这么多铁要炼至少要小半天,先等温度升上来再说吧。”
阿尔伯特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留下几位工人关注炉温的情况,自己则随他进了会客室。铁匠靠坐在了会客室柔软的沙发上,侧对着瑞恩单刀直入地发问道:“每一炉次都需要这么复杂的流程吗?”
瑞恩摇头:“我不确定,先等这次的结果出来再说吧,之前测试的样品量都不大,我还说不准这个规模炉内的砖体能不能支持得了。如果不行,可能流程还要更麻烦些呢。”
阿尔伯特摆摆手,不在意地回答:“规模问题倒是不大,如今我们铁匠铺算上我在内也没多少熟手,就算是有足够的钢也锻不出足够的产品。但是像今天一开始这样等上好久炉膛降温,不但费时还……”
他话没有说完,瑞恩已经心领神会。他也确实认为这样循环对燃料热能是极大的浪费。但即使是他自己也难以回收利用这部分余热,只好寄希望于提出问题的铁匠。
“如果不需要人力向炉膛里搬运是不是就不用给炉膛降温了?”铁匠的回答则是另辟蹊径。
“实际上我们这批铸铁是昨晚倒进模具一直等到今早降温才起出来装车。到了这里又要重新加热到熔化,要是这套设备建在了我那边,倒还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