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到的人扣下,扣到明天早上,召开大会宣布竞赛最后动员。”
“有些同志,该吃吃苦头了。”
“是,参谋长。”
王海生敬礼,目送两位首长离开,而后拿起电话开始通知配合此次竞赛的院方。
另一边。
陈铭和郭灿辉分开行动,目标也没一直盯着这一个营地。
两人都是老兵,知晓部队野外安营扎寨是有一定的规律。
并非随便找个地方,只要平坦就符合条件。
就比如他目前所处的这片区域,周围荒山环绕,陈铭只需沿着低谷的路段行走,就不怕会撞到部队的营地。
因为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行军打仗,还是现在的营连,野外驻扎,都有讲究。
相距不会太远,并且会选择居高向阳的地方,部队不会允许作战时主动发起仰攻,也就是仰着头攻击。
这是山地行军布阵的法则,哪怕附近有水域,也不会驻扎在水域旁边。
野外安营一般为“品”字型,相距就这种崎岖不平的地形,铁定不会超过十公里。
因为荒山野岭的,横向超过这个距离,都翻到山头那边了,还首尾相顾个锤子。
所以陈铭估计当时组长的猜测是错误的,并不是每个组必经之路上,都能碰到学员旅驻扎的营地,因为不符合逻辑。
哪个旅驻扎,也不会分成十一个板块啊。
应该是七组,六组,五组,这三个组恰好排在靠中间的位置,而学员旅的驻地就在中间这里。
这么算的话,受影响的只会是他们这几个组,因为类似一组,二组,忙活半天,又是测量,又是绘图。
结果指挥室都建立成功了。
却没见敌人的踪迹,他们必然会想办法去找,不然作战方案打谁啊?
像他们就不一样了,原定的路程没走完就碰上敌人,先入为主的会以为就是打这些人。
不妙啊.陈铭摸了摸下巴,自语着。
绕过营区开始朝着更远的地方侦查,当然了,他也不会真的把附近都给跑一遍。
出营区的主路上,有没有延伸的车辙印就能帮他判断。
陈铭整个人就像是狸猫一般,在黑夜不断的穿行,围着营区周围一遍又一遍的转。
很快又是三个小时过去了。
这时候已经临近凌晨十二点。
陈铭在这期间,也基本搞清楚学员旅模拟的是哪种编制的部队。
根据他的观察,附近的确有两个营地,一个是组长他们发现那个,另外一个就是这个。
两个营地中,七组率先发现的那个没啥动静,但是聚集不少人,模拟的是炮兵旅,后方炮兵阵地。
陈铭近距离发现了车辆的排序和一些炮兵使用的指挥方阵为炮兵常用的半遮掩阵地,车辆停放按照波浪形排列。
他对这些太熟悉了。
不用近距离观察,只是隔着大老远,根据车辆模拟的摆放位置就能确定。
发现后,陈铭没有久留,趁着夜色在图纸上绘画附近标识,判定方位。
又返回原来的营地,知道后方是炮兵阵地,那前方很多东西只是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没有榴弹炮车,没有迫榴炮,没有自走炮,全部用军车代替排列。
这也幸好是两个营地一起侦查,如果只是单独侦查一个,很难判断学员旅究竟模拟的是哪种编制。
夜晚十一点三十分。
陈铭和郭灿辉汇合了。
“我说陈小子,你也忒能溜达了吧?”郭灿辉看到陈铭回来,没好气的数落他。
“你让我在这盯着看,说是自己去转一圈,结果你转了将近四个小时?”
“确定了嘛?”
“学员旅到底模拟的谁?”
“炮兵旅。”陈铭语气肯定。
“炮兵旅?哦,也对,我刚才看着也像,但没发现士兵的臂章和车辆喷码有提示。”
郭灿辉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很快明白了。
“这下倒不好搞了,如果是炮兵旅,那进攻方案怎么设计?”
“针对不同的作战单位,会有不同的作战方式,可是不一样的部队,进攻炮兵旅也会有不同的方式啊。”
“这还用问嘛?”陈铭没好气的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