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

第二百三十三章 壁咚(2/5)



    “呃……”

    他的呼吸猛的暂停,瞳孔地震,一头蓬松凌乱的金发从发根快要炸开了。

    瓦特尔教授觉得闷头挨了一个大嘴巴,被抽的头晕目眩,整个人都有点恍惚。

    这是啥啊?

    淦,这是我布置的素描课堂作业嘛?

    这玩意还能这么画嘛?

    咦,

    这到底是怎么画的?

    瓦特尔教授看着纸面上的被各种线条布满的方格,精细的线条从中心点宣泄而出,向着四周发散出,形成阴影细节不同的三角形平面。

    二维的平面表现出了三维立体空间的质感。

    明明眼前只是一个小小的正方格。

    可瓦特尔教授甚至能艺术性的把它想象成落日下的埃及,从高空中俯瞰的胡夫金子塔的样子。

    阳光流淌在表面。

    四方金字塔的不同斑驳表面因为光照强弱的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明暗对比。

    这张素描笔法练习——不,这种被顾为经融入个人创意涂满的小格子,在瓦特尔教授眼中,已经可以脱离了练习的范畴,能算作简单的几何素描画了。

    素描画本身不错虽不错,还没有达到值得瓦特尔教授这么震惊的地步。

    讲道理,

    不过是一个加上光影效果的四棱锥俯视图而已。

    画几何石膏模型,圆锥圆球甚至各种歪七扭八的非对称图形,都是艺术生学习素描时的基本功。

    底座是正方形的四棱锥没有曲面,光影变化不算复杂。

    随便拉一个德威六、七年级艺术班的小孩子,就能画出这样的没有影子的俯视图。

    真正让瓦特尔教授心头惊涛骇浪翻涌,震撼的想要把舌头吞进嘴巴里的是……

    他能看出来,这幅素描画从始至终,所有的笔触都是顾为经用一根普普通通的2B铅笔画出来的!

    石墨铅笔由于制作工艺不同,B值越大则越浓越软,H值越大则越硬越淡。

    笔尖质地的软硬,还能带来不同附着力的铅质,在素描纸上留下粗细不一的画面颗粒度。

    理论上,

    画画时描绘较为光亮的表面以及需要深入修改作品细部时,适合使用高硬度的铅芯。

    背光处的平面使用浓一些的石墨笔。

    通常6B到4H的铅笔都是艺术生在画素描时常备替换的选择,用来绘制不同的光影变化。

    而眼前顾为经大概率是为了涂格子时的便捷,他仅仅使用了一根素描铅笔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还完成的很好!

    图画中所能看到的四棱锥俯视图上所变化的黑、白、灰三色。

    本质上都是由一根笔根据排线的疏密,下笔的轻重,使铅质附着在纸面上的层次不同,而表现出的光影梯度。

    这份用笔的精细程度简直是妙到毫巅!

    “离谱啊。”

    瓦特尔教授一直都为他的素描技法的水平而骄傲自负。

    即使比起德威的开罗、曼谷、横滨这些更发达城市的校区里教授,瓦特尔自论他的素描水平也不妨多让。

    放眼整个缅甸,能有他的这份用笔功力的人,绝对没有几个。

    瓦特尔心中悄悄估量,

    若是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可能也顶多将一根素描铅笔,画到眼前这个学生这般的水准。

    而顾为经甚至是课堂上这短短的时间内,在一只处处受限制的小小方格里画出来的!

    他所有留下的笔触痕迹都画的很“满”。

    既不越线逾矩,也不欠缺丝毫。

    干干脆脆的在方格的边界处戛然而止,似是撞到了空气墙一般。

    而顾为经在另一些格子上所绘制的迷人漩涡线条,更是让瓦特尔教授直接想到了梵高。

    只是顾为经的笔触漩涡里没有梵高的冲动和激情,但是比梵高要更加规整和简洁。

    梵高喜欢用漩涡来刻画粗大紧凑的松柏。

    顾为经笔下的线条则细密的宛如割过草地的细风。

    静止的图片中带着流动的韵律。

    曲线和曲线之间在半毫米的精度上无限接近却又彼此分离,让瓦特尔教授的目光好似轻易就能够陷进去。

    老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