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名声,跑回来丁忧守孝?
简直就是个蠢货!
丁忧守孝是朱皇帝提出来的。
但看看大明立国后,哪个官员,家里父母去世,真的辞官回家守孝了?
官场上的位置,历来是一根萝卜一个坑。
好不容易挤进去,为了守孝,竟辞官?
这不是蠢,是什么?
“你看看,就连蒋进忠父亲都没来!”
……
沈至听着顾学文喋喋不休劝说,有些烦躁,撩起帘子,向后看去……
蒋进忠正抱着燕王长子、长女,不知和燕王夫妇说什么,三人都面露笑容。
这人蠢?
他倒觉,这人一点儿都不蠢!
相反很聪明!
从周庄出发,一路跟随燕王,他很想亲近燕王长子、长女,和燕王的关系更进一步,却没这个机会!
若父亲不愿把三房押在燕王身上。
他就自立门户!
昨晚,他几乎一夜未睡,今天赶路,也在想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商业模式。
其实,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本质上都是一种均财富的手段。
这种模式下。
商人的确会损失很大利益。
但好处也显而易见。
首先,可以换来朝廷对商业的全面解绑。
即便大明没这个魄力。
跟着燕王出海,立足四海之上,看燕王的样子,只要肯按他的规矩来,一定会对商业全面解绑。
其次,这种模式下,农民、雇工会极力维护,这种让他们拥有可观财富和地位的政体。
燕王即便以一个外来者,统治四海之民,统治也会十分牢固。
未来,燕王立足四海,构建一个王朝统治基础就有了。
说实话,便宜那些蛮夷小民了!
到时候,大明若是不跟着改变,恐怕中原百姓,会纷纷出海投奔燕王。
不过,这也是好事。
有利于带来中原文化,同化蛮夷小民。
总之,燕王立足四海,搞这种模式,建立一个稳定的王朝,并不难。
沈家跟随一个稳定的王朝,一个中原文明,同化异族的王朝,在海外立足,他强烈感觉,比留在大明更有发展。
最后。
农民、雇工手里有钱,商人的生意好做。
王朝也有源源不断的庞大税赋,支持开疆拓土……
燕王朱棣,才是朱家皇族继承者中,真正的雄主,可惜,这样的人,出生晚了。
只能被迫离开大明,才有施展空间。
不跟着这样的人,干一番事业。
人到暮年,也会后悔而不能瞑目!
……
马车突然停顿,沈家仆从声音传入,“少爷、姑爷到了。”
沈至思绪被打断。
从马车下来,看了眼沈仁等人,然后顺着沈仁的视线,看去……
谭渊领着兄弟们跟在朱棣身后。
距城门处,也只剩一百五十步左右。
“到了你家后,咱们继续谈。”朱棣笑着和蒋进忠说了句,抬手握拳。
哗啦!
行进中的五百骑兵,看到手势,瞬间戛然而止。
盔甲碰撞,整齐划一,翻身下马,牵着马,肃穆列阵而立。
沈仁及身后将领,瞳孔微微一缩,露出一丝眼馋之色,心头同时浮现四个字:绝对精锐!
都是武将。
而且还是从灭元建立大明的战乱中,走过来。
他们从这五百骑兵,简单的动作中,就已经嗅出一股精锐味道。
朱棣快步向沈仁走去。
在数百双眼睛注视下。
相距五十步左右,沈仁才提步迎上去。
“卑职福建都司沈仁见过燕王殿下!”沈仁在见到朱棣时,第一时间行军礼。
朱棣笑着摇头,“沈将军,我现在已经不是燕王了,只是七品建安县令……”
沈仁打量着朱棣。
见朱棣没表露出明显生气。
暗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