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不忙地说道:“纸包不住火,既然我们已决定在万安山中自立,迟早会被朝廷发现。好在这几年我们准备得也差不多了,所以这次索性把冒襄抢出来,拿到五万两银子,我们可以储备更多的粮械,万安山易守难攻,朝廷未必会大举进攻。”
张方平紧张地思索一番,道:“袁先生,抢人可以,但要加银子,原来没想到要跟官府动手。”他的左右护法连连附和。
袁仲谋沉吟了一会,一拍膝盖道:“好!我负责跟主子说,再加三万两。”
张方平又说道:“还有,我手下武艺高的不多,袁先生要找一批高手帮忙,这从官府抢人不是靠人多就行的。”
袁仲谋道:“教主放心,我早想到了,我已从越剑堂调了一批高手过来,人已经到了。”
张方平一咬牙道:“干了!”然后对两个弟弟说:“你们马上去布置,让我们在郡府里和襄阳府的教徒,尽快想办法把情况弄清楚:冒襄关在哪、多少人看管、进出的路线等等,然后再商议抢人的详细办法。”
张方梁和张方巨答应一声,起身匆匆离去。
屋内只剩下二人,张方平亲自起身关上屋门,回来坐下后对袁仲谋说道:“袁先生,这里就我们二人,你给我交个底,这冒襄到底是什么人?”
大半年前,袁仲谋来到襄南,找到五斗米教教主张方平,让五斗米教帮忙找一个人,他的主人愿出酬劳10万两白银。为什么需要五斗米教帮忙,袁仲谋也解释了原因:一是没有人认识要找的人,只知道他生于弘治七年。二是此人由上京流落在襄樊民间,范围太大,五斗米教在襄樊民间人数众多、势力很大,寻找起来相对容易。三是不能泄露此人真实身份,由五斗米教以寻找天师之名,掩人耳目。
看在10万两银子的面子上,张方平答应了,并编了两句教言,所谓:天师降世,岁在乙丑。然后发动教众开始寻找,找到适合条件的人,上报给袁仲谋,由他亲自筛查、排除。
由于寻找的范围太广、动静太大,在此期间五斗米教与襄樊民间其它的民间帮会、道门时常发生冲突。尽管五斗米教势力较大,压制住了那些小帮派,但渐渐也引起了官府的注意。有些大的帮派,比如在襄南的兄弟会,由于长期经营,与官府关系也好,五斗米教一直无法对付,冲突中五斗米教一个大方的方主也身负重伤。袁仲谋得知后,悄悄调来一批武林高手,出其不意地斩杀了兄弟会首脑人物,使得兄弟会一蹶不振,于是在襄南乃至整个襄樊郡,五斗米教终于一家独大。
随着不断地寻找,范围也越缩越小,终于冒襄被找了出来。原来五斗米教的教徒找到了王逸,但后来发现他是由太原郡而来,年龄似乎也小了一岁,而且是靖安二年才来,条件对不上。正在排除王逸的时候,无意中得到消息,冒襄居然是冒家收养的,又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冒襄正符合天师的标准,于是层层上报到袁仲谋处。正当袁仲谋基本确定冒襄是他们要找的人后,消息走漏,一个巡检司的查子紧急上报官府,官府先下手抓了冒襄。
听到张方平的问话,袁仲谋道:“不是早就和教主说了,他是我主人家里的一个私生子,早年被赶出家门。如今家里嫡子亡故,偌大的家业不能被外人占了去,所以才不惜代价要把他找回来。”
张方平冷笑摇头道:“当初你这么说,我就有点不信,如今事情闹这么大,我更是不信了。找个私生子继承家业,怕别人知道,悄悄地找,我倒也理解,但如今卷到造反这天大的事情里,还藏藏掖掖,谁信啊?”
袁仲谋冷冷地说:“我主人的家业不是你能想象的,如果被旁枝得到消息,会掀起多大的风浪,更是你想不到的。”
张方平探头低声问道:“是江南的胡家吗?”
袁仲谋反问道:“教主为什么这样猜?”
张方平道:“天下三大商家,北方的乔家,西南的清家,东南的胡家,不光富可敌国,主家还有朝廷的封爵,各自雄霸一方。袁先生这一、两年帮助我们五斗米教,不光钱财上毫不计较,而且还能调动越剑堂这样的东南第一武林门派,铲除襄樊地界与我们作对的道门、帮派,除了胡家,谁还有这本事。”
袁仲谋不置可否,缓缓地说:“教主不要胡乱猜疑了,我们一开始就说好了,我主人的事不要问,也问不出来,知道了更是天大的祸事。当初我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那个人在襄樊。找教主帮忙,一是因为五斗米教在襄樊民间耳目众多,能尽快找到人。二就是为了遮人耳目,才请教主以寻找天师之名,隐瞒我们真正的目的。”
张方平笑着说:“袁先生过于谨慎了,如今我们五斗米教都要自立为王了,到时候更可以和你们好好合作了,还这么提防我们,也太见外了。”
袁仲谋道:“不是信不过教主,而是事情实在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