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十六章 大小相制 (第一更求月票啊)(3/3)

    “大行皇帝,对太师的安排和看重,实在是叫某拜服!”

    “方才殿中,少主待太师,几如成王待周公一般,也是叫某艳羡不已!”

    “来日,某八十岁之时,若能如太师一般,死可含笑也!”

    文彦博捋了捋发白的胡须,终于道:“子华言重了,老夫不过是年纪大,少主和大行皇帝敬重老臣而已……”

    “倒是子华当年,首倡乡户五则法,仁庙亦以为善!”

    “治平中,又首先在大行皇帝御前,倡议变动役法,以助役钱活民……”

    “将来青史之上,必有子华一笔!”

    却是完全将殿中他对韩绛的指责,统统忘掉了。

    而这在大宋官场之上,乃是常态!

    真要纠结那些在朝堂上的攻击和互相扣的帽子。

    那就别活了!

    当年富韩公,还当殿指责过其泰山晏元献公老迈昏聩,误国误民!

    但下了朝堂,富韩公还不是带着妻子,登门探望。

    两家人都没把这个当回事。

    韩绛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

    立刻拱手拜道:“不敢,某旧年不过是竟习太师故智而已……”

    “就连大行皇帝不也曾教导少主:免役法诸多条例,实乃太师旧年故智之中择取……”

    文彦博的老脸,一下子就变得红润起来。

    “大行皇帝实在是缪赞、缪赞了……”文彦博叹道:“老夫旧年,也不过是拾人牙慧,引韩忠献公之故智而用罢了!”

    韩绛一听文彦博的话,马上秒懂,也跟着道:“是啊……是啊,韩忠献才是首倡役法变动之人!”

    死人,是不会再来争夺主导权的。

    死人也不会影响他们青史留名,更不会影响他们的政绩。

    注:其实我个人感觉和观察啊,在熙宁初年的文彦博,很可能是神宗故意让他在朝堂上当王安石的反对派的。

    因为太刻意了!

    这也符合赵官家们惯用的政治手腕,大小相制,异论相搅。

    只是文彦博自己入戏太深,回不来了……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