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十八章 仁庙他显灵啦!(3/3)

里,找了些那吉贝布所要的木棉种子……”

    “熙河路不是素来贫苦无产出吗?”

    “向宗回、高公纪!”

    向太后的忽然点名,让两个国亲立刻起身弯腰听命。

    “你们既然要去熙河为官,便带上这些种子,在熙河路择地播种,来年收获,运回汴京,若是果然能成,官家和本宫将不吝赏赐!”

    向宗回和高公纪立刻拜道:“臣等遵旨,必不辱使命!”

    区区小事,到时候在熙河路随便找个小官,打发他去做就好了。

    然而,下一秒无论是向宗回还是高公纪都打消了原来的念头。

    因为小官家说话了。

    “两位国亲为国操劳、辛苦,朕必不会有负!”

    “若使熙河路果然能种木棉,则两位国亲,在熙河路所产木棉之絮,连种子在内,朕将以封桩钱平收内库……”

    “凡能织布一匹,便给钱三贯!”

    向宗回和高公纪都抬起头来,使劲的咽着口水。

    官家!

    我的亲亲官家!

    您刚才说什么?

    封桩钱收木棉絮,连种子也一起要?

    能织布一匹,给钱三贯?

    现在汴京城里,一匹一般的绢布多少钱来着?

    两贯还是三贯?

    官家这是想方设法的给我们这些国亲补贴送钱呢!

    果然不愧是纯孝天子,仁圣官家!

    汴京人没有说错!

    祖宗保佑!

    仁庙他显灵啦!

    注:北宋一贯,假若没有标注足陌,那就是七百七十文。

    这是晚唐以来,官府刻意主导的趋势,最初是噶韭菜的办法,在宋代成为惯例。

    北宋中晚期,一匹普通绢布大概市价2贯多到3贯上下。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