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呢?
尽管他已努力保持了客观,但有些情绪还是无法完全剔除。
他耸耸肩道:“岛崎先生可曾读过我的《万历十五年》?你有没有在其中读出我的惋惜?”
岛崎藤村挠挠头,
“坦白讲,并没有。”
他好奇地问:“陆教授,为什么这么问?”
陆时笑着回答:“可我当时确实抱着极度惋惜的心情来写大明历史的。当然,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申时行、张居正、万历……对大明,他们都无能为力。”
一旁的正冈子规点头,
“确实,代入到中国人的身份,很难不惋惜。”
陆时继续问:“那,岛崎先生为什么没有读出来呢?”
岛崎藤村说道:“我又不是中国……唔……”
他明白陆时想说什么了,
读《万历十五年》,读不出其中的惋惜;
读《日本文明的天性》,却能读出其中的敌意和厌恶。
两者为什么有区别?
说到底,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
岛崎藤村说:“陆教授,你莫非想说是我太敏感了?”
陆时笑笑,没有接茬,
这种问题最好还是别正面回答。
岛崎藤村叹了口气,
“
‘日本人的宗教观念是一个矛盾体。一个日本人,可以无障碍地利用多种宗教,如孩子出生去神社、结婚去教堂、死亡时找和尚超度。日本的国教神道教实际上多神教,原则上谁都可以成神。’
”
这么长一段,张口就来。
陆时惊讶,没想到对方甚至都背过了。
他说:“这段不对吗?”
岛崎藤村摇摇头,解释道:“没什么不对。但我觉得陆教授的写法有问题。你的文字难免让人产生‘日本人对宗教的信奉是功利的’这一想法,甚至会让人想,‘日本人没有强烈的善恶观’。”
陆时:“……”
自己写这段的时候可没有那些想法,
乐观描述而已,确实是对方敏感了。
但想想也对,日本虽然受到中华文化的很大影响,但并不特别强调圣人的教诲、道德的基准,
信奉儒家,似乎只是因为它实用?
如果真是如此,那“功利”一词并没有错。
陆时看了眼岛崎藤村,心说,还是日本人自己了解自己。
他轻咳一声,
“那,岛崎先生,你觉得应该怎么写?”
岛崎藤村立即来了精神,回答:“陆教授,你可曾听说过浅草寺?”
陆时点头,
“当然,传说是渔民在隅田川中发现了一尊观音像,于是建造了浅草寺来供奉这尊神像。”
岛崎藤村不由得得意,
他说:“看来,浅草寺的大名连陆教授都知道。不过,你一定不知道浅草寺旁边还有一座浅草神社。”
陆时微微感到尴尬,
“我知道。”
岛崎藤村呆住,
“啊?”
陆时说道:“浅草神社里供奉的神就是在河里捞出了佛像的渔夫。岛崎先生,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好了。”
岛崎藤村看陆时真的对日本非常熟知,难免有一丝丝心虚,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陆教授,谁都可以成为神,并不是鼓励大家功利地信奉神明,而是鼓励大家虔诚,只要虔诚、忍耐、认真,就有上升的空间。”
神特喵的“上升空间”!
陆时看了眼对方,
“岛崎先生,这话放在幕府的统治下来考虑,你自己相信吗?”
“啊这……”
岛崎藤村说不出话来了。
陆时倒是也无所谓,
“当然,你可以和我持有不同观点,求同存异嘛~”
这话说得很大度。
岛崎藤村说:“可是……”
话音未落,便被正冈子规呵斥:
“岛崎!”
岛崎藤村不由得脸色一变,忽然双手放在膝盖上,对陆时深深地鞠躬,
“轰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