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算萧条?
1900年的经济危机顶多算一个小浪头。
真正的海啸在1929年到1933年,
说来有趣,度过那次难关的还是小罗斯福本人。
陆时说:“罗斯福先生已经在做了。”
小罗斯福:???
“我?”
陆时打趣道:“你是弗兰克。”
在场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陆时提到的其实是当今总统。
小罗斯福沉吟,
“你说的是拆分托拉斯吗?很多学者认为这是有违自由经济的恶劣行为,破坏国家根基。说句实话,我本来是支持的,但现在也有些动摇了。”
陆时差点儿笑出声来,
再过30年,当小罗斯福践行凯恩斯主义的时候,回看今天这段采访,不知道会不会有被回旋镖打中后脑勺的感觉。
陆时道:“那是你没见识过自由经济的冷酷。”
小罗斯福皱眉,
“现在的萧条不就是吗?”
他回过头,对摄影师点点头。
后者“啊?”了一声,不情不愿地分享:“我去年上大学前住在家里。吃肉时,我们兄弟姐妹最喜欢要的不是纯肉,而是带骨头的,这样可以让肉味在嘴巴里留存的时间长一些。”
陆时听得都想翻白眼了,
“这叫穷?”
摄影师摇头道:“穷,但不是特别穷。我家邻居比较惨,连宠物都杀了。”
陆时苦笑,
“宠物?”
发达国家确实富足。
美国佬在大萧条时期最著名的穷人食谱“胡佛炖菜”,是把最便宜的通心粉、胡萝卜、白酱等食物扔到一起乱炖,
这种炖菜放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到了21世纪都供应不上。
还有英国人乔治·奥威尔创作的《1984》,
为表现底层人民的物资匮乏,用少得可怜的物资分配数字来说明当时的贫苦与匮乏,
但就算是这样,所有人都还是有巧克力份额。
这特喵的叫物资匮乏?
估计,在奥威尔的眼中,再穷的人也配吃巧克力。
只能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摄影师还不明就里,
“陆教授,我说的有问题吗?”
“没有。”
陆时还能说什么呢?
摄影师便继续忆苦思甜:“隔壁邻居是真的惨。他们买肉都要尽量买肥的,好用来炼油。猪油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
这家伙,凡尔赛而不自知。
小罗斯福轻咳一声,
“别说了。”
之后转向陆时,
“陆教授,我们接着说刚才的话题吧。关于经济危机,你似乎反对自由经济。”
陆时说:“政府适当干预还是有必要的。拆分托拉斯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法扭转经济的颓势,我认为罗斯福总统会进一步整顿金融市场,然后控制工业和农业生产,之后进行分配。”
现场陷入了安静,
几个美国人都面面相觑。
忽然,
“不可能!”
小罗斯福说道:“这听上去是配给制!美国不可能实行!”
陆时摊手,
“好吧~我不是经济学家,说的话没有可信度。”
他还没说凯恩斯主意的精髓——
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改善平民收入。
如果说出来,小罗斯福肯定当场爆炸。
小罗斯福大概是觉得陆时的经济学水平确实很差劲,便不再问下去了,岔开话题,
“刚才说起服务业的时候,陆教授提到了平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陆时笑,
“上一次采访,我不让你问《颠倒》和《排华法案》。看来,你憋着一肚子不满呐~”
小罗斯福笑,
“我说的是服务业中甲方和乙方的平等,又不是各族裔间的平等。你硬要往那方面理解,我也没办法。”
这小子,倒是滑头得很。
陆时思索片刻,考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