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了一页,而且措辞狂妄。
这一世,他写来怼诸葛亮的信,内容也是大同小异,无非根据如今的天下局势实际情况,稍作了微调。
“素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然今南北割裂,奉汉者二,远人惶惑,不知所归。”
无非就是强调,号称拥戴汉帝、要救大汉的势力,有南北对峙的两家,刘备自称要匡扶汉室,但曹操手头还有天子呢,凭什么你才是正义的。远人只想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不掺和你们那些破事。
……
诸葛亮率军兵不血刃占领挵栋县后,张任、周泰、蒋钦诸部将,无不欣喜。
进城当晚,诸葛亮就让人筹备犒军,稍稍拿出一些随军的酒肉提振一下士气,为后续的硬仗打好基础。
另外,诸葛亮还让人拿出蜀锦等在南中很值钱的高价货物,问挵栋县当地夷帅采购兽肉、鱼虾,
还拿出一些随军携带的流刺网样品,供当地愿意与朝廷合作的部族,拿去仿制捕鱼。
得了好处的夷帅们立刻拿出了更热烈的态度拥护诸葛令君,把能找到的鲜鱼和鱼干都献给朝廷大军,补充军用。
还有个别夷帅,拿出了大量晒干储存的山珍菌菇补充军需。
但在这个事儿上诸葛亮倒是非常谨慎,婉拒了他们的好意,表示这些东西不便储运,暂时不作为军粮,战后自会笑纳。
诸葛亮对南中腹地的地理特产并不是很了解,但他此番回川之前,有一次跟大哥闲聊时,诸葛瑾就提醒他,如果未来大军对南中用兵,只要军粮储备允许,那就尽量减少对不认识的南中菌菇的依赖。
哪怕是后世,在云南吃菌子吃出幻觉来的人都比比皆是。以东汉的生物学/植物学水平,全靠经验摸索,还是少碰那玩意儿,免得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
除非是军粮实在不够吃。
犒军之后,张任等部将便纷纷顺势请战:“令君!下令吧,末将愿率军继续疾行,直扑秦臧,打雍闿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求战心切的众将,诸葛亮还是那么淡定,轻摇羽扇给大家降温:“急什么,我军此来,明面上的目的,就是先打通蜀身毒道商路,要连接永昌郡。
当然要继续按照原计划,先占据云南县,然后进入永昌郡的楪榆县驻兵,与郡丞吕凯、当地豪族李氏会盟,然后等后方稳固,再有余暇,才折返入驻秦臧。”
张任等人并不像法正那般,被告知了全局的大战略规划,所以不免有些忧虑,依然试图劝道:
“如此虽然稳妥,也可以赢得永昌方向当地豪强夷帅的军粮增援,但却不免贻误了战机,能让雍闿有更多时间集结兵力死守。”
诸葛亮淡然地摇了摇头:“雍闿又不是刚知道朝廷大军会来,给他时间就是了。你们只管操心前线战事,具体何时打,在何地打,敌人会不会有援军,不是你们操心的。我就是要雍闿自以为有希望,集结重兵,然后才好让朝廷主力一网打尽。”
张任等人这才没有再说什么,然后便继续执行诸葛亮的计划。
大军去云南县等地圈地,在云南县时,因为当地还属于建宁郡,当地的县令、夷帅也都是雍闿的人,果然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他们应该也是得到了风声,知道雍闿已经下令跟汉军全面开战了。
不过云南县的抵抗,过程实在是不值一提,仅仅几天就结束战斗了,诸葛亮的部队装备精良,当地数千临时募集的蛮兵根本无力抵抗,摧枯拉朽般被击溃。
这也算是诸葛亮入境建宁以来,打的实打实地第一仗,战损交换比绝对超过了一比五,甚至有可能接近一比十,着实打出了汉军的威风,也提振了上上下下的士气。
打下云南县后,大军又休整两三日,继续西行,进入永昌郡界,顺利与当地官员吕凯会师。
吕凯和永昌的李氏,都是当地较大的势力,也心向朝廷。只是之前被建宁的雍闿阻隔,与刘备直属地盘之间道路不通。
诸葛亮与他们直接联络上之后,吕家、李家都派人来迎接诸葛令君,礼数备至。诸葛亮也不吝将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从样品到图纸,都分发给这些拥护朝廷的义士。
让他们能够发展汉、蛮各方的生产力,也更好地团结当地百姓。一些原本被雍闿拉拢过去的永昌郡蛮王夷帅,也因为诸葛亮的怀柔,有个别重新选择了弃暗投明。
不过,诸葛亮做这一切,前前后后也花了七八天的时间。再加上他还要原路沿云南县返回挵栋,一共给了雍闿至少二十多天集结部队、等待援军。
诸葛亮是十月底渡泸的,十一月中旬抵达的挵栋,腊月初抵达永昌和吕凯会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