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131章 十军而围(2/3)

得。

    徐庶加紧修城池,于禁则是频频派出哨骑刺探军情,修整地图,力求将荆襄的地理舆情烂熟于心,寻觅战机。

    关羽军的斥候也频频出城,大军还未碰撞,双方的哨骑斥候就已经率先接战。

    于禁军虽有马匹之利,但关羽军靠着黄夫人和诸葛军师改良的小型手弩,与之纠缠也不落下风。

    就在这山雨欲来的气氛中,樊城似乎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坚城模样,于禁也等来了姗姗来迟的后军。

    于禁本部领三军,徐晃从关中抽调三军支援,许都的三军则由匆匆赶赴的曹仁率领。

    而本就是征南将军的曹仁顺理成章领了指挥权,将于禁徐晃二将。

    另还有蔡瑁文聘等荆州将率领从宛城征调的八千人马,听从曹仁调动。

    五万五千人马,号十万大军,誓要重夺樊城。

    樊城上徐庶看着对面黑压压的大军,脸上也终于有了笑意:

    “云长将军,扭炎汉之国运,改百年后之祸乱,皆从此战之胜而始!”

    关羽拄刀而立,口中吐出的只有简简单单两字:

    “必胜!”

    而在樊城被大军围困时,江夏城中鲁肃正心不在焉的听着眼前的吕蒙喋喋不休。

    吕蒙到此不过五日,在江夏城进进出出得倒是勤快。

    而他的那些人马调动也瞒不住鲁肃的双眼。

    遣劲卒扮作商贾,刺探公安与江陵城防虚实。

    种种动作简直让鲁肃有点炸毛:你这是想干嘛?

    “江陵城扼江东之紧要,且如今关羽尽起水军,若有不虞沿江而下,则一日即可插江东腹地,将军难道不寝食难安?”

    鲁肃的回应简简单单:

    “关将军此刻正与曹贼血战于荆襄,而非与我等鏖战于江夏,谈何不虞?”

    数次争辩,都是以这两句话收尾,于是吕蒙的脸上逐渐显出不屑置辩的神色。

    鲁肃则是多次欲言又止,但最终只能化作一声轻叹。

    自镇守江夏以来,鲁肃向来勤勉办公,逐渐养成了一个将荆州的情报摆在左侧,江东的情报摆在右侧的习惯。

    而此刻,左边的情报放的满满当当:樊城之克、巨舟之利、破城擒八千等让鲁肃眼热,曹军压境,襄阳难克等又让鲁肃略有担忧。

    但右边的桌案此刻干干净净,这让鲁肃有点难以接受。

    劝主公出兵的长信送于江东,犹如泥牛入海,既没有兵马调动的消息传来,也没主公的斥责书信,让鲁肃也逐渐不安。

    而正在鲁肃心中思量还有什么能做的时候,吕蒙那大嗓门将他喊了回来:

    “将军,曹公来使!”

    看着吕蒙兴高采烈表情,鲁肃的思维一时间有点跟不上:

    “哪个曹公?”

    “曹丞相啊!”吕蒙理所当然道:“有使者北来,欲面见主公。”

    “此事关系重大,还请将军坐镇江夏,此地不容有失,我即刻便送曹使往江东。”

    说罢吕蒙便匆匆离开,只留下神色明灭不定的鲁肃。

    步骘听到动静进来,劈头盖脸而下的就是鲁肃的命令:

    “如今关将军在北御敌,江夏稳若泰山,我欲与吕将军一同回返江东面见主公,还请子山暂代江夏太守,掌内外诸事。”

    不给步骘拒绝反驳的机会,鲁肃步履匆匆,在码头上截住了吕蒙一行。

    “此事干系重大,我镇守江夏晓荆州诸情,当面陈主公,以为参佐。”

    孤身一人的鲁肃用这一句话说服了吕蒙,于是一行人匆匆登船,顺江而下。

    江东商贸兴盛,因此即使是平地起石头城,不过一年也有欣欣向荣之感。

    建业城孙权再次组织起来了一次品酒会,微醺之下看着大姓子侄与淮泗旧将后代觥筹交错,志得意满之感油然而生。

    而就在此酒酣耳热之际,殿内忽然有人惊呼喧哗,孙权的酒意顿时就醒了三分。

    随着“骨碌”声,一个红色的东西滚到了孙权的脚下,他凝神看去,方才看清楚是一个不认识的脑袋。

    一时间孙权的酒意完全退去,这位江东之主大怒:“谁胆敢……”

    他一抬头就看到了本该在江夏的两人。

    满脸怨气,频频左瞟的吕蒙,以及让他感觉到陌生的鲁肃。

    此时的鲁肃衣衫上尽是鲜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