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48章 江东弟子多才俊(2/3)

如今看来,这个判断无比正确。

    大军尽起之后,关羽和徐庶需要做的事情也就非常简单了:守住荆北不失即为胜。

    半月以来,堵阳和舞阴两城池犹如两枚坚韧不拔的钉子,牢牢挡在了曹军西进的路上。

    关羽自己则是亲帅重兵驻扎于博望,可随时援助堵阳舞阴两城以为威慑。

    开战之前徐庶以为荆北最大的倚仗应该是强弩和关羽的骑兵。

    但半个月过去后,徐庶只想每日给孔明去信一封称赞一样东西:

    煤饼以为神!

    这煤饼虽不如木炭好点燃,但燃烧的时长是木炭的数倍,而且比木炭更加便于运输。

    有充足此物的情况下,健儿们不缺热水,不缺取暖,休息时也能保证身上衣物的干爽。

    这每一件事看似都只能让健儿们舒心一点,但只需煤饼将这些都搞定之后,所带来的士气增幅犹如涓流汇海,让关羽都闻之侧目。

    除了煤饼之外,相当好用且妙用无穷的绑腿,能让普通健儿在冬日吃上水果的罐头,以及极寒之时能喝上的蔗糖水和桂枝汤,都让健儿们士气愈发高昂。

    而此前以为凭峙的强弩铁骑,反倒排不上号了。

    而且徐庶也清楚,此处健儿时不时便要随着云长出军堵截曹军,这西东西对堵阳舞阴二城的守军的士气加持效果恐怕更加显著。

    几样小小的东西,反倒是将荆北战局走向引得相当乐观,引得徐庶和关羽都觉得对于兵法之道又明白了几分。

    感受着盆中热水逐渐变凉,徐庶依依不舍的将双手从盆中抽了出来。

    他的屋子里放了一个小小的煤饼炉,炉子旁边还搭着一块賨布,抽过来擦干双手,徐庶感受着自己的好心情,情不自禁嘟囔道: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孙子之言,真乃一语破的。”

    推门进来的关羽便没有这么多感慨。

    这位红脸将军此时甲未脱,从徐庶视角还能看到那半个月前来支援的魏延正捧着偃月刀立在外面。

    关羽向来言简意赅:

    “曹军攻势或将缓也。”

    将散漫闲适的心情逐渐收起来,徐庶驱动着自己的脑袋思考了一下便猜了出来:

    “关中有好消息传来?”

    关羽少见的扬了扬眉毛:

    “汉中来信,夏侯渊已败于渭河谷道,万余曹军皆被生擒。”

    徐庶眉头舒展开来,接过关羽递过来的密信快速浏览了一遍。

    从字迹上徐庶看得出来这是孔明亲手所写。

    这封信是过房陵上庸送过来的,没有落入曹军手中的担心,所以孔明在信中将关中局势说的非常明白。

    夏侯渊部覆灭,赵云马超驰骋关中,褒斜道之围必解,孔明也要亲临长安城下。

    “孔明信中说这长安城五日必下。”

    徐庶掸了掸信纸大笑:

    “吾友行事向来稳妥,若如此说,恐怕长安三日可破!”

    关羽也是捻须一脸笑意,这封信他已经看过,因此对于战局的走向也能判断出来。

    大军俱失,潼关即便能守也守不长久,而东出潼关之后便是弘农,曹操必然要调兵回援。

    “十日之内,荆北危局自解。”

    关羽说完之后便自己先笑了一下。

    说是危局,但如今荆北的现实是战局已陷入了胶着。

    曹军虽有人数优势,但并没有取得突袭的先机,而且如今关平黄忠等将把守要道,曹军也攻不下来。

    虽有猛将能过堵阳舞阴突入荆北腹地,但关羽以重兵驻守博望防的就是这个,双方已经接战数次,均被击退。

    曹军打不进来,关羽也打不出去,如今荆北就是这么个情况。

    而等到曹军分兵去防守弘农,那么荆北的战场恐怕就会彻底进入僵持阶段。

    “此地战事已无甚好说。”

    徐庶摇了摇头,判断道:

    “如今战局之变,在荆南。”

    在徐庶的判断中,关中虽尽复,但这片沃土已经残破不堪。

    倾汉中之力只够经略关中的,很难再越过潼关东进。

    关中战事结束,荆北大军对峙,那么唯一的破局点就只剩下了的荆南。

    但不巧,对于这一点徐庶也有预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