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侯门长媳,今日前夫坟前蹦迪》

302 尘埃落定(大结局下)(3/8)

愚蠢自大,可如今除了他再无合适的君主可以追随,他只能尽量保护这个蠢上峰的形象。

    祁野瞥了眼锦衣卫:“还不快把殿下带回东宫!这里有本将军足矣。”

    太子现在不敢再忤逆祁野了,被架起来后,他红着眼对祁野道:“护国公,全都靠你了!”

    祁野当机立断在京师四周建立起包围圈,但即便他搜寻的再彻底,也找不到谢磐和谢恒的影子了。

    早在几天之前,这两人就已经趁机逃走,由于他们刚回到王府时,就整日闭门不出,寒露开始日日去叩门检查发现二人都在,太子又没说府上有暗道机关,导致寒露也疏忽了,这些日子就没派人去查。

    送到殿内的一日三餐,都被倒进了恭桶里,厨子也在二人被发现的时候自尽了,谁都不知谢磐什么时候收买了他,更不知道是谁做接应将谢磐和谢恒救走。

    唯有纪舒和祁野猜到了一个人,一个看起来最没可能,但又最有可能的人。

    贤亲王。

    祁野派人去岭南寻找,果然早已人去楼空,这个贤亲王恐怕也早知道自己母亲和谢磐的苟且,还有他自己的身世,之所以一直装懦弱老实,不过是跟他亲生父亲一样的生存伪装罢了。

    谢磐和谢贤下落不明,天治帝得知内情后吐血三升,将太子骂了个狗血喷头。

    太子那么多的功绩,也抵不过他放走一个叛贼的罪来的重。

    天治帝如何处置太子,祁野不在乎,他现在满心想的都是要尽快出兵讨伐谢磐,否则让他和谢贤的军队从雁城一路打过来,还不知要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求生无门,朝廷现在的决策很重要。

    祁野半跪在天治帝榻前,声音掷地有声:“请皇上降旨,揭发谢磐对雁城百姓作出的暴行,并派兵前往雁城,围剿反贼。”

    天治帝和太子纷纷沉默,关于雁城一事,祁野和太子早已经透露给天治帝。

    但天治帝那时并不相信,事已至此,他也只是沉默了片刻道:

    “谢磐妄图谋反,该杀。可雁城一事没有证据,还是容后再议。”

    天治帝是害怕,乾西王部下接管雁城,是他下的旨,若现在对外说,雁城上千百姓的性命死于乾西王,岂不是告诉大家,他这个皇帝识人不清,他会遗臭万年,会被后人戳着脊梁骨骂是昏君。

    与其如此,倒不如推到鞑靼人的头上,至于谢磐,窃国谋反只这一个罪名,足矣让他被唾弃一百次了。

    祁野看向太子,太子低着头一声不吭,天治帝有顾虑,他何尝没有。

    谢磐再如何也是皇室宗亲,他与鞑靼人勾结杀雁城上千人,这让大秦百姓如何看待谢氏一族!

    祁野站起身,行礼后一言不发的退下了。

    天治帝看向太子,声音轻飘飘的:“熹儿,为父再如何也是你的亲生父亲,是向着你的。为父告诉你一句话,权势会让人迷了眼睛,唯有你自己掌握生杀予夺之权,下面的人才不敢反你。为父当年若不动祁太保一家,为父坐不稳这帝位。”

    谢熹眼神闪烁,伏下身子,“儿臣受教。”

    翌日,下令捉拿谢磐的圣旨送到了护国公府,祁野要再次披甲上阵,前往雁城平叛。

    临行前,他告诉纪舒:“岁岁,若不能让天下人知道雁城百姓之冤,我此生有憾。”

    纪舒吻在他眼角,“你只管去平叛,雁城百姓的冤屈,我来帮他们昭告天下。”

    祁野把文父留下的鱼符交给了纪舒,“等我回来。”

    他毕竟是臣子,皇命难违,点兵后便带着平叛的将士离开了盛京城。

    自从谢磐的事后,盛京城上仿佛蒙上一层无形的阴云,百姓是最能察觉到风雨欲来的人,长街上玩闹的孩子不见了,卖东西的小贩开始罢摊,繁华的市场上人丁稀少,连乞丐都躲到了寺庙里。

    纪舒把祁潜渊叫回了护国公府,如今护国公府和太子的关系陷入尴尬,她害怕祁潜渊在太子府不安全。

    她敢说整个盛京城,没有比护国公府更安全的地方。

    四月的天气开始转暖,由于时局动荡,每个要进京的人都要严格审查路引。

    这日,几个乞丐似的人想要进城,把路引给城门将核对,城门将看了半天,总觉得不太对劲。

    “你们是通州来的?”

    “对。”

    “印是通州印?”

    “对,知州大人发的。”

    “可我看你们的路引这么旧,不像是通州的。不会是伪造的吧。京城戒严,路引有问题的都不准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