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众皇帝:想看仙师怎么穿越赵构(2/4)

目光转向一旁站着的万俟卨。

    万俟卨一个哆嗦,走上来恭恭敬敬地说道:“臣以为,当战!金寇欺人太甚,臣与金寇不共戴天!”

    “你们呢?”老朱说着,一箭又点在秦桧的肩膀上。

    群臣偷眼看着老朱,发现官家的神情一如平常,风轻云淡,就像是在靶场上射箭靶一样,而不是在射一个大活人。

    惊惧之下,诸臣立刻说道:“臣等以为,当战!”

    这么整齐划一,绝对不是因为老朱手中的长弓正在张弓搭箭,主要是因为……杨沂中已经带着一群人把宫殿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包了起来。

    “朕知道,你们其中有的人并不想北伐。”

    老朱俯视着群臣,面色冰冷。

    “你们害怕,北伐要你们出钱,要你们出人,最后打下来的北方地盘,北方的士人还要和你们抢官做。你们从来都不关心从朝廷到你们,到底是站着还是跪着,只要关起门来,过好你们一亩三分地的日子就行。”

    “或许你们心中也在想,赵家人有什么了不起,就算没有赵家的朝廷,也照样有完颜家的朝廷,只要你能做官就可以,不管他到底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的朝廷,对不对?”

    “告诉你们,只要朕在一天,你们就把偏安一隅的心思给朕收起来。北伐,什么时候都要进行,不雪靖康之耻,朕誓不休战!”

    老朱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与最后一句话一同迸出的,还有他射出的利箭。

    秦桧死了,被老朱活生生射死在朝堂之上,和他一起死的还有金使。

    韩世忠率领主战派大臣跪在地上,高呼官家圣明吾皇万岁。

    接下来的一切顺理成章,释放岳飞,厉行北伐。

    朝中的主和派被杨沂中的锦衣卫连根拔起,岳飞与韩世忠在前方北伐,老朱在后方拎着宝剑砍杀江南士族。

    老朱本来就不是很在乎后世评价的皇帝,再加上现在身后名是赵构的,又不是他老朱的,所以行动起来异常地生猛。他可不管什么是不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北伐吧。

    好,你不愿意,皇遁——九族剥离之术!

    ok,你愿意,出钱还是出人你选一个。

    什么?你不愿意?你和杨沂中说一声?

    一时之间,江南几乎闻杨沂中色变,端的有止小儿夜啼的功效。

    士大夫们还想忽悠百姓,阴阳怪气老朱的政策,结果平民百姓和他们也不是一条心。

    人家赵官家祸害的是你们士大夫,和我们老百姓啥关系?再说了,不愿意北伐的是你们这些当官的,老子们可是有血性的!

    从十月开始,宫门口就立着三个大皮袋子,一个是秦桧,另一个是秦桧的媳妇王氏,最后一个则是万俟卨。崭新的稻草人,全新的处理方式,每天都有不远万里来到临安城的百姓,就为了冲着秦桧的皮吐一口唾沫。

    一边吐还有人在那骂,说这稻草可真是无辜,好端端的塞秦桧的皮里了。

    至于什么岳飞韩世忠,老朱根本就没空猜忌他们。这大宋也不是他的,自己也没儿子,只能从宗族里面过继个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甚至通婚都不会出现近亲结婚问题的大侄子出来当太子。所以大宋的武将并不像明朝一样死的那么……那个什么。

    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老朱这一世活的时间太长了,岳飞病逝的时候,老朱才五十多岁,他甚至还有点惋惜,惋惜于岳飞死得太早了。

    而燕云十六州等北方故土收复以后,老朱再次致力于弥合南北的关系。将南方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官员尽数拎出去剥皮实草,朝堂为之一空。并且他在绍兴四十年时,将都城迁到了幽州,并将幽州城正式改名为应天府。一来是为了平抑南北不均衡的问题,二来是因为大宋极度畸形的军制。强干弱枝,如果将干的位置放到枝上,那不就两难自解了吗?

    南方……哦,别闹了,除了他老朱,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谁北伐成功的。

    绍兴六十一年,老朱版的赵构终于驾崩,甚至熬死了自己的皇太子大侄子。

    由于大侄子的儿子并不怎么样,所以绍兴五十年的时候,老朱又从宗室中选了一个继承人,带在身边天天教导。

    在意犹未尽之中,老朱的模拟结束了。

    “老朱,六。”赵匡胤率先竖起大拇指。

    朱樉一边给他爹祝贺,一边伸手胖揍赵构。

    不为别的,今天天气不错,爷们儿心情挺好,捎带着揍他狗娘养的。

    老朱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转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