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148章 寡人要他死!(3/4)

是半带讥讽,半带自嘲的笑着摇摇头。

    却是愣了好一会儿,才满脸讥讽的摇摇头。

    “不过是个储君之位而已,又何必如此耿耿于怀呢?”

    “而我作为太子储君,本就夹在两宫之间,自更需要同这个维系两宫的桥梁打好关系;”

    “故而,自殿下获立为太子储君,一直到东宫长乐易主——在这段绝对不会太短的时间里,唯一能成为东、西两宫之间的桥梁的,恐怕只有馆陶主了。”

    见汲黯如此直接的表示‘我不明白’,刘荣不由咧嘴一笑,淡然道:“馆陶公主,想要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太子宫,做我汉家的太子妃。”

    至今足足七世,汲氏代代为官——无论是最初的卫国,还是后来的秦国、秦帝国,亦或是如今汉家,汲氏每一代都能贡献出至少一位可堪一用的官员,在朝堂中枢荣任卿、大夫。

    “——如今天下,谁人不知吴楚乱平,大王才是最大的功臣!”

    ——汲氏一族世代为官,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卫国,汲氏先祖,便已经是能游走于卫国国君左右的人物。

    “——大哥,骗得我好惨呐……”

    “骗得我好惨……”

    “大王于国有功,长安不愿意封赏,那大王,大不了就不要那鸟封赏了嘛……”

    “殿下说的是?”

    “陛下诏谕~”

    “便这般吟诗作赋、饮酒作乐,岂不美哉?”

    却也总算是发现了先前,自己已经‘喝’下了好几口空气——招手让宫女为自己斟了酒,便仰头一饮而尽。

    “——赶寡人出长安的时候,陛下专门颁下了这封诏书。”

    刘荣水到渠成的坐上了储位,窦太后便也回到了最开始,那一边拿乔着身份,一边要控制储君的倨傲姿态。

    在此基础上,个子越高、相貌越俊、身材越好,在官场上就越受人待见、政治前途就越广明。

    透过公孙诡等人肩侧的缝隙,韩安国最后看到的景象,却是梁王刘武愤愤不平的深吸气,又面色狰狞的咬紧了后槽牙。

    “只如今,陛下因册立储君一事,而和东宫生了嫌隙;”

    “大王……”

    “依卿之见,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只是刘荣本就不是真的在问策,对于汲黯如此熟稔的留白,刘荣自也就权当没发觉。

    便见汲黯稍一沉吟,便继续道:“馆陶公主,是东宫太后与当今圣上之间的纽带、桥梁。”

    只是韩安国才刚动了动唇,都还没来得及开口,梁王刘武便猛然从榻上起身。

    13号的更另算

    只是‘转醒’之后的第一句话,便将梁王刘武低落的心境,毫无保留的彰显在了殿内众人面前。

    之所以开口问,也不过是想借此,多了解了解面前这位名臣。

    “也好让朝野内外,那些个尸位素餐的知晓:寡人和太后,可不是谁三言两语便能离间的!”

    “——朝野内外有人反对,不过是臣下的本分罢了,左右‘皇太弟’这三个字,也确实足够骇人听闻。”

    在如今汉家,一个人能入朝为官,尤其还是在奉常做官,显然已经可以被默认为‘相貌不凡’‘仪表堂堂’之类。

    便说如今汉家,对于官员选拔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身高七尺(一米六一)以上,五官端正,体态自如。

    随着刘荣正式获立为储,梁王刘武替代皇长子刘荣的计划,也算是彻底宣告失败。

    “——眼下,东西两宫看似相安无事,但东宫对陛下,总归是有怨气的。”

    就拿此刻,跪坐在刘荣对侧的汲黯来说:至少八尺(一米八四)往上的身高,足以让无数少女为之顷心的俊朗面容,以及如今汉室,最受欢迎的精壮、厚实的身材。

    ——一场吴楚之乱,一场睢阳之战,却是在没有人注意到的角度,滋养了这片本就肥沃的辽阔土地。

    正值开春三月,冰封解冻,万物复苏。

    见此状况,陪坐席间的韩安国心下再一沉,眉头更是皱的能夹死苍鹰。

    “尤其是那袁盎袁丝——反对大王做储君也就算了,居然还去劝了太后,让太后都不再帮梁王了。”

    睢阳城内,街头巷尾,人影戳戳,车水马龙。

    “非但有怨气,而且还是很大、很难平息的怨念。”

    荣任。

    “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