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13章 吴县暗流(3/4)

绩的问题,反而是自顾自的说道:“如今吴县之中,到处都是孙家兵卒。吴景更是敢在毗陵城中放火,甚为疯狂。”

    在场三人没一个笨的,陆绩和陆议立刻就意识到顾雍在暗示什么,对方显然是在担心陆绩的人身安全,而在这关头,最为容易激怒孙军的事情,可不就是偷偷反水吗?

    陆议忍不住看向陆绩,没想到陆绩竟然瞒着自己去偷偷联系征南军了。

    感受到了陆议的目光,陆绩捏着双拳,紧紧的攥着大腿上的衣袍。

    若是没有机会的话,陆绩自然也会甘心低调,藏仇于心。

    可现在眼看着征南军都过江东了,陆绩恨不能对方能立刻飞到吴县,将孙策绳之以法,如何还能忍耐得了。

    “不敢隐瞒姐夫,绩确实派人前往曲阿,求见征南将军了。”

    陆绩眼看着顾雍和陆议都猜到了,也就不再隐瞒。

    顾雍闻言,叹息一声。

    陆议张开了嘴巴,可张了两下,还是没能说出话来,最后又只能合上。

    两人有此反应,原因却是一样的。

    因为为父报仇乃是孝!

    孝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

    更别说陆康对顾雍有嫁女之恩,对陆议又有犊养之情了。

    片刻之后,顾雍开口问道:“你意在何如?”

    陆绩却是懵逼了。

    顾雍又忍不住叹息了起来,就连一旁的陆议也嘴角抽搐。

    自家这好叔叔什么计划都没有,就派人去找刘征南了,那找了之后呢?

    总不能只是请求对方赶紧出兵吴县吧?

    陆绩这时候也有些反应过来了,他脸色殷红,迟疑了片刻道:“我这几日也曾访过亲朋好友,旁敲侧击了一些情况,或许对……”

    顾雍、陆议脸色齐齐一沉,顾雍此来,正是听说了陆绩的这些表现,才会特地上门寻他。

    而陆议则是担心陆绩的安危,这事情要是暴露了,轻则陆绩身死,重则陆家满门遭殃。

    以吴景敢在城中放火的性格来看,陆议说不定都得搭上脑袋。

    看见顾雍和陆议难看的脸色,陆绩心中叫糟,不过他当即老老实实的将名字吐露了出来。

    顾雍和陆议听完之后,心头稍稍松了口气。

    原来陆绩所找的人,大多都是吴县士人,而且大多都是中立人士。

    吴县乃是江东首县,吴县的士族就是整个江东第一等的士族,甚至在中原也都有一席之地。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陆康在中原有素有名望,是大家都认可的儒学大师,而顾雍的老师可是蔡邕,虽然没有登堂入室,但能得蔡邕教学,已经可见一斑了。

    至于江北周家,那更是不得了,两世三公,这简直就是一个缩水版本的袁家。

    可严格意义上来说,周家可一样是扬州士人。

    “如今局势复杂,征南虽然过江,却暂时止步于曲阿未动。”

    顾雍给自家小舅子讲解起局势,以防范他再次盲动。

    “想来是因为后勤粮草不济,等待后方转运。”

    顾雍曾经当过曲阿县令,在曲阿颇有关系,如今依旧有不少渠道可以了解到曲阿的情形。

    但顾雍得到消息之后,却只烂在腹中,从来不会跑去和孙家说事。

    历史上顾家全面投向孙家其实是非常早的,这并非是顾家不讲情面,其实反而是顾家考虑到了陆家的情况。

    如果顾家也不投靠孙家,那陆家无疑会继续受到孙家的打击压制,这对于陆家是相当危险的。

    顾家和孙家没有血仇,这就没有了投效的障碍,如此一来,也能更好的照顾到陆家。

    顾雍本人其实在孙策时期就已经开始为孙家效力了,最为明确的时间就是今年。

    在孙策痛击王朗,席卷会稽之后,就是顾雍负责出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

    此后数年,顾雍坐镇会稽,为孙家讨平寇贼,安定郡县,上交了大量的税赋给孙家。

    可现在情况却是截然不同了,有了刘封的出现和局势的改变,顾雍这样的政治家自然不会蠢到刻舟求剑。

    在敏锐的意识到刘备势力对扬州的巨大影响力之后,顾雍改变了主意,采用了恭顺中立的态度。

    对于孙家钱粮上的要求,顾家尽力去满足,以换取自身和姻亲陆家的安全。但对于孙家希望自己出任官职,表明政治支持孙家的要求,则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