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中气不足,所以清阳不升。脑髓得不到滋养,所以容易眩晕忘事。”
加措听了,点了点头,问道:“你打算怎么给我们王太后调理。”
甄九灵道:“我准备调理肝脾肾,以补法,增强气机和脏腑协调功能。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会留下来,直到老人家恢复健康。”
加措听了,说道:“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我们能不能留下来,观看你的操作?”
甄九灵道:“这当然可以。你们想学,我可以教你们。只是这些道理要结合天地之大道,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赞普道:“加措,你多向甄郎中学习。把岐黄之术的精华学到,运用到我们吐蕃的医学当中,救治我们的子民!”
加措跪下道:“谨遵赞普吩咐。大唐的郎中医术高明,我们愿意学习!”
甄九灵道:“请加措郎中这两天给王太后吃点补气补血的药膳,在她胃气增强以后,我来调理。”加措答应了。
两天后,甄九灵诊断王太后胃气充足以后,当晚日落后漏水下四刻,甄九灵给赞普的母亲做了调理。首先在漏水下四刻,针刺其足厥阴肝经,进针太冲穴,以补法。在得到暖针感后出针,并盖其针孔。让老人家配合进针呼气,出针吸气。又在漏水下五刻,进针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穴,以补法。漏水下六刻,进针足少阴肾经之太溪穴,同样以补法。
经过甄九灵和加措针药合治以后,王太后渐渐稳定了许多,发病次数减少。又坚持了两个疗程以后,眩晕症逐渐消失。
这个时候,单少阳已经和赞普商量好和亲的政策,赞普也同意王子今年后迎娶大唐的公主。单少阳使团准备回去长安,问甄九灵的调理是否好了。
甄九灵到:“单尚书,你们先回去吧。我要留下了,再给王太后补一个疗程才能放心。让大哥和祖姑娘、盛姑娘留下了陪我一起回去就好。”
单少阳知道他们武功超群,回去的路途也不会有何凶险,就答应了。
十天后,甄九灵独自来到宫中,再次给王太后调理。只见王太后旁边站着一位吐蕃姑娘,甚是美丽。
只听姑娘说道:“甄郎中,我叫苍央。我哥哥赞普让我来给您当翻译,怕您和我母亲不能沟通。我哥哥有事来不了,您不介意吧?”
甄九灵道:“我不介意,多谢公主。”
苍央道:“听说甄郎中有通天彻地之能,什么病都能治,我十分好奇。所以今天特地来学习,请甄郎中指教。”
甄九灵道:“不敢不敢。公主言重了。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郎中而已。”
甄九灵给王太后调理了一遍,王太后觉得好多了,头已经无眩晕之感。
甄九灵说道:“每次起风前,还会有眩晕之感的。不过,不必惊慌,这都是正常现象。”
苍央给她母亲解释了,老人家频频点头,赞道:“真是高明,真是高明!”
甄九灵没有听懂,苍央道:“我母亲夸赞你是一个高明的郎中。”
甄九灵道:“谢谢夸奖,我要回去了。您母亲的病基本痊愈,只要饮食起居有规律,就不会回到以前那样眩晕的状态。”
甄九灵告别了苍央和王太后,还有一直在旁边学习的加措等几个本地郎中,回到了客栈。到了客栈,甄九灵和杨生素等商量如何回长安的事宜,决定休息两天后出发。
第二天,赞普派一个侍卫来找甄九灵,甄九灵出了客栈。杨生素和盛半夏、祖少英也跟到了门口。
那个侍卫问道:“甄郎中,赞普让我问你,是否愿意留在吐蕃。”
甄九灵道:“感谢赞普挽留。只是我们都要回长安,等以后有机会再到吐蕃交流。”
那个侍卫道:“我们的长公主苍央昨天见了你,说喜欢你。希望赞普能把你留下来,可以当驸马。”这句话顺风传道了盛半夏的耳朵中。盛半夏扭头回到了客栈,祖少英也跟着她回去了。
甄九灵道:“对不起,请转告苍央公主和赞普,我心中已经有了别的姑娘。”
那个侍卫道:“我们赞普也很为难,只是苍央公主一再嘱咐,难以推脱,所以派我来问一下。”
甄九灵道:“那我只能很抱歉了……”话未说完,就听到祖少英喊道:“甄郎中,盛姑娘走了!”
甄九灵吓了一跳,赶紧跟侍卫告别,回到了客栈。杨生素也跟了回来,问道:“盛姑娘为什么走了?她去哪儿了?”
祖少英道:“现在哪有时间解释啊,我们赶紧去找!”
三个人展开轻功,奔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