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第29章 你平时都这么勇敢的吗?(2/2)

    等大战过去,是时候找人打几套大点的铁甲了,甲片厚度要向洪武、永乐两朝看齐。

    那时候的甲胄继承了宋元时军备竞赛的风格,甲叶最多达到了一千八百枚,整体重量最大可达五十八宋斤。

    宋斤和明斤相差不多,都是五百克的一点二倍,也就是六百克左右。

    与步人甲、铁浮屠这些动辄五六十斤的重甲相比,三四十斤的布面甲实在不够看。

    李将军自己的想法,马上作战的铁甲怎么也得加到五十斤以上。

    步战的重甲要往七十斤靠,到时候披上重甲就往人堆里扎进去,也不用家丁护住两翼,在李昊兵器范围内的都要砍死。

    主打一个铁坦横推!

    “对了,海峰老哥,你知道为什么永乐朝时,战马能驼的动重甲骑兵吗?现在的这蒙古马感觉支棱不起来。”

    朱梅哈哈一笑,“想穿那种重甲?蒙古马确实不堪用。成祖爷时期都是用河曲马当战马,以及下西洋带回来的优良马种,现在朝廷可没那时候阔气了。”

    成祖就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庙号,嘉靖时期为了增加小宗继承大宗的合法性,将朱老四的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

    “河曲?在甘肃镇那边?那有点远,榆林将门应该有河曲马吧,有的话我找人买十几匹过来。”

    明朝没有甘肃布政使司,但有九边之一的甘肃镇。

    榆林便是九边第二的延绥镇俗称,总兵驻宁夏卫,那边民风彪悍,骑兵也强,对战马的重视仅次于辽镇。

    “我替老弟打声招呼吧。”朱梅很大方的揽过了这个差事,“榆林侯家、尤家都有大量子弟在辽镇从军,我就认识好几个,找几匹壮马没啥问题。”

    上百名民夫正挑着担子将馒头、粥桶挑上来,武将们聚在城门楼边,营兵们则靠在垛墙左右吃午饭。

    这是第一天恶战,城内的物资还算充足,因此粥里面加了点腌的咸菜,把总以上的军官甚至还有肉酱和大葱,黄不拉几的馒头则管够。

    城下的鞑子退回去了一部分,他们在距城三里多一点的地方吃流水面,坚守的鞑子时不时放只冷箭,彰显自己的存在。

    城上的明军也放一两炮回击,压一压建奴的气焰。

    双方都在修整和积蓄力量,午后的大战要比早上激烈的多。

    等到李昊等人吃了一半左右,上千名两黄旗的旗丁就乌泱泱冲到了盾车区域,下马后由少部分旗丁带走了马匹,剩下的鞑子躲进盾车后,准备开干。

    让北城墙守军没想到的是,蓝甲鞑子和红甲鞑子也出现了不少,看样子老奴从两边调了人马过来。

    城上的明军也只能边吃边戴铁盔、上火药,恶战一触即发。

    PS:刚翻了明熹宗实录卷八十七,袁崇焕的捷报上写的是【本道家人罗立素习其法先装放之杀贼数十人】,我当初看这段的时候就有点绷不住,所以凭着印象写了个罗立素出来,其实袁嘟嘟的家人应该叫罗立,这个素是平素、一向如此的意思,我之前断错句了。

    但因为追读的几百个读者老爷已经看到了,就没改。

    说这个的意思就是表明我黑袁嘟嘟都是有根据的,按史料来的,没有自己编排。

    求推荐票求月票。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