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的时候,另一方接过转身就跑——一个人可以轻易的跑掉,但一群人呢?十几万军队呢?
“立刻给司令部发报,告诉司令部,日军已经做好全县出击之准备,一旦我军放弃五个小时后的进攻,日军将趁势追击,我部未必能成功走脱,且我军即便走脱,衢州城内之八十六军,必将陷入无援兵之境!请司令部悉知!”
十五分钟后,司令部回电,就一句话:
执行命令!
张安平看着这封命令,久久一语不发,最后走入指挥部内的小房间中,一脚踹烂了一张凳子后,拿着凳子一顿框框乱砸。
淞沪会战就是这样,本来要撤了,要撤走了,指望国联调停,结果撤离行进的部队因为一纸命令,开始了驻扎——撤退最后演变成为了溃败,日军都不敢相信安然度过了苏州河的国军,是怎么能被他们追上并击溃的!
南京保卫战也是这样,既然决定不打、既然地形决定了不适合死守,就别忽悠着百姓和士兵去死守,关键时候当官的一跑,前线的部队直接懵逼,最终演变为大溃败——还特码连船都不准备!
现在衢州也是这样!
(狗作者写着写着高血压都犯了!)
什么叫军令如山懂不懂?
浙赣不只是重庆的屏障,浙赣是一个战场,多山的地形易守难攻懂不懂?
没了外线的策应,只领到了坚守七日的衢州命令的守八十六军,你觉得他们就能死守到底吗?!
可是,作为一个小小的少将特务,张安平能做什么?
他可以拼了命的为全军提供情报支持,为此他可以将自己的精锐一股脑的撒入战场之中,负责监控敌人的动向。
为此他可以站在第一线,只为更及时的转递情报。
可是,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啊!
面对上峰撤离的命令,他能怎么办?
控制了愤怒的情绪后,张安平走出小屋,面无表情的下令:
“情报指挥部,撤离。”
……
三战区准备衢州决战的军队趁着太阳还没升起就开始了撤离,往浙赣铁路两侧的山上撤离。
撤离前,三战区还从衢州调走了一个师,让衢州的守军从一个军变成了两个师……
而就在国军准备撤离的时候,日军为了打断国军决战主动的节奏,不仅发动了对衢州的攻势,还对几支靠近的国军展开了猛攻。
好在这几支部队靠近浙赣路两侧的山区,随着他们冲进了大山,日军也不得不放弃了追击——日本人也都懵了,你们不是脱光了要来了吗?我都做好准备了,你怎么突然转身跑了?
嫌弃我啊?
莫名其妙的大胜让日军得意洋洋,随后则放心的展开了对衢州的进攻。
失去了外线的策应,明明援军就在骤变,可衢州守军却依然陷入了弹尽援绝的处境,不得已,衢州守军于7日凌晨突围。
6月7日,衢州失守!
(这一情况和抗美援朝时候的铁原类似,但是,我军却守住了!)
衢州失守,浙赣路上再无坚硬的防线。
第三战区的司令部驻地上饶,就成了“佛印绝类弥勒、矫首昂视”中间缺少的一句……
1942年6月15日,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上饶,被日军占领!
而张安平苦心经营的机场,早在占领上饶之前就被日军占领——机场、上饶方向囤积了太多太多的物资,本是大后方,结果衢州失守,二十万大军仿佛无一男儿,眼巴巴的看着日军挺进占据了上饶。
尽管在衢州失守前,战区司令部就下达了紧急转运的命令,可国军军官时候大多只想着跑跑跑,效率极差,根本没有抢运走多少物资,反倒是张安平安排的特工队伍,不得已的情况下,在上饶沦陷前的两天开始,就开始了大爆破。
可因为各部军官的阻拦,爆破的成果有是有,但并没有爆破掉太多的物资。
这些舍不得被炸毁的物资,最后大多便宜了日本人。
反倒是轰炸编队和战斗机编队,在上饶沦陷前的三天就自顾自跑了,倒是没太大的损失,可为了轰炸日本本土囤积的物资,除了一部分被炸毁外,大多成为了日本人的战利品。
……
“张,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们会将这一场战役打成这样?”
一直跟着张安平的佐克,对于战局的发展只有一个感觉:
不可思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