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第 246章 回营汇报工作(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赵朗先将林父林母安顿进一辆马车里,这才对身后的村里人喊道:“现在,所有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岁以下的孩子,全部在我右手边集合。”

    从山泉村出发时,赵朗提醒里正,让年轻人走外围,老人小孩走里面,以免有人掉队。

    所以这一段路上还没有走丢的。

    但是背着家当不停走了七八里,大家都已经很累了,老人小孩听赵朗让他们站过去,都拉着没有劲儿的腿开始往赵朗身边走。

    葛文平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到地上,皱着脸问赵朗,“小朗啊,咱能不能歇会儿再走?实在是走不动啦。”

    “葛叔,蛮夷已经出发了,很快就能到咱大鄌地界,你若不怕被截胡,也可以休息一会儿。”

    葛文平的儿子葛大兴接过他背上的破草席,“爹,草席我来拿,你背好咱家的被褥就好。”

    葛文平望着儿子身上那快要比他人还要高的背篓,犹豫再三说道:“大兴,要不咱将草席扔了吧,去了县城咱在编。”

    赵朗见他总算舍得扔了那破草席,心下终于松了一口气。

    要是葛文平真背它去县城,那一路上会浪费不少力气,也会拖慢前进速度。

    谁知葛大兴却摇摇头,“爹,这可不能扔,这是我出生的时候你花两文钱买的,扔了岂不是浪费了那两文钱?”

    赵朗:...

    这俩不愧是父子。

    算了,随他们去吧,反正累的也不是自己,后期跟不上大部队,他是不可能停下来等他们的。

    等老人孩子都站出来之后,赵朗数了数,总共二百零一人。

    “各位叔伯婶子们,此去县城路途遥远,我租了一些马车,现在,每辆马车上坐十人,只能坐人,不能带行李上去,除非你家除了老人小孩就没有其他人了。”

    已经累坏了的老人孩子一听,立刻将手里本就不多的行李递给后辈,争先恐后的往马车上爬。

    也有那为了减轻孩子负担而不愿意乘坐马车的,还是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将他们劝上车。

    有人坐在马车里朝赵朗说道:“小朗啊,十人一辆马车太挤了,能不能少坐几个人?”

    赵朗望向说话之人,是村东头冼家的老太太,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古代农村能活到这个岁数已经算是很高龄了。

    大多到了这个岁数的老人都已经看透尘世,心态要平和很多,但是冼家的老太太却不这样,最是喜欢汲汲营营。

    赵朗不喜欢这个老太太。

    他点点头,“可以。”

    冼老太太高兴道:“那可太好了,狗蛋,你人小,机灵,你就...”

    “既然您嫌挤,那就下来走路吧,路上宽敞,一点也不挤。”赵朗幽幽开口。

    “额...那什么,我感觉十个人也不挤,挺宽敞的,就不用下去人了。”冼老太太尴尬道。

    “确定吗?”

    “确定确定,不挤。”冼老太太牢牢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屁股都没挪动一下。

    赵朗合上车门,转身去看其他车上的情况。

    有一辆车上只坐了一个人,赵朗让三个孕妇坐了上去。还有一辆车空着,它打算路上若谁受伤了,就载谁一程。

    一切准备就绪,赵朗正准备下令下车队继续前行,却见赵老二和小赵氏扭扭捏捏的走了过来。

    "大哥,我看还有一辆车空着,能不能让我和青云娘坐上去?"

    赵朗瞥了两人一眼,“不能。”说罢他骑上马朝前头走去。

    他让赵老汉和赵氏上车已经很不舒服了,这两人还想蹭车?想屁吃去吧。

    “那能不能将我们的家当搬到车上?”赵老二扯着嗓子喊。

    这次赵朗连话都没有回。

    车队缓缓起步,后面跟着手拿肩扛的年轻人,几百人在漆黑的夜晚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

    身后的道上扔了不少案板扫帚之类的东西。

    天亮时分,一行人已经离桃花镇有二十几里了。

    到了这儿,马车里的人还好,但是走路的人彻底走不动了。赵朗让大家停下休息两刻钟,两刻钟之后继续前进。

    大伙儿一听,立刻卸下身上的行李,坐在地上开始喝水吃干粮。

    车上的老人孩子也下了车,活动活动身子,和家里人一起吃干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