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狂魔》

第98章 春节(3/5)

 “???”

    张老师丈夫,如遭雷击。

    余阳竖起大拇指。

    语文老师教出来的娃,就是聪明。

    瞧这举一反三的能力!

    然后爷俩又开始了追逐。

    余阳迈入家门。

    从养猪场返回的老余,又在卖弄毛笔字,书写春联。

    他这一手毛笔字,得益于在部队里养猪的时候,过于清闲。

    于是收集了猪尾巴毛,沾着猪圈里的臭水,四处写写画画。

    所以,虽然老余毛笔字写得好,但余阳始终认为带着一股味道。

    “老爹,伱们那个养猪场,鼓捣的怎么样?”

    “搬迁了,从老棉厂、老炼油厂、老纺织厂,搬迁到平阳县,老董亲自负责,说是为了带动平阳县发展。”

    “平阳县破猪圈,这怕不是应景了。”

    “三元,听说你那公司正在投资大豆产业?”

    “是啊,韩垓乡、旧县乡都被我承包了,今后一年至少种两轮大豆。再就是济水市已经答应全面采用我们公司的‘三元一号豆种’,今年保底种植800万亩。”

    “那打完豆子剩下的豆秸、豆叶,能不能卖给我们万头猪养殖基地?”

    “不好意思啊老爹,我们公司会把豆秸和豆叶打碎了,掺入耕地,用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从而促进大豆的生长,降低化肥使用量。”

    “这样啊……”

    “不过,我们收获大豆后,会进行一次榨油,然后把豆粕制作成饲料,你们万头猪养殖基地,完全可以采购猪饲料。”

    “也好。”

    闲聊中,老余写好了对联,老妈制作了浆糊。

    余阳也拿扫帚打扫一下大门和屋门两侧的墙壁。

    然后一家三口齐上阵,贴上春联。

    旋即把老余新提的加长型劳斯莱斯,供起来。

    上果盘、烧香、礼拜车神。

    “三元,爹享不了这么好的车,要不,咱俩换换,我用你那辆虎头奔?”

    “你想得美,我那是虎头奔吗?我那是AMG虎王!”

    “……”

    在另一个时空,自家工程总承包做大做强,老余跑去搞房地产开发,耗资四百多万,买了辆七八年车龄的虎王。

    由此可见,老余对AMG虎头奔有多热爱。

    “你那辆虎王,不上供?”

    “今天一大早,乡长就把车给供了起来,还给车神磕了头。”

    “……”

    中午吃了饭,下午包水饺。

    往年在鲁西南,所谓的年夜饭,基本没什么菜,唯有水饺。

    一人一碗,除夕如此,大年初一早上也是如此。

    如果条件好,或许还会煮点鸡蛋,叫团团圆圆。

    但今年不一样了。

    重约30斤,价值50元的火锅蔬菜包,年底回馈泰市父老乡亲,一份只需30元,并且送小火锅一台。

    如果购买肉食大礼包,消费额达到一百块,还送手推车一辆。

    如果加购草莓、甜瓜、西瓜,另有红红火火大果盘、年年有余大果盘、回娘家大果盘可选。

    粗略算算,买下这些,农户能从除夕吃到大年初六。

    至于今晚涮了火锅,后面几天的剩菜能不能保质……

    余阳依稀记得,村里二队的老头老太去世,白事办完,剩下的饭菜都是一股脑汇入大铁桶,然后用木排车拉着,给帮忙处理白事的近邻分一分,包括馒头。

    这些剩菜,对当时的余家村来说,可谓过年,如果是冬天,基本都可以吃上十天半个月,也没见吃坏肚子。

    或许原生态的食品,质变的慢。

    也或许穷日子多久了,命硬。

    总之,自家推出的火锅蔬菜包,以及半成品蔬菜,备受欢迎。

    尤其在这过年舍得花钱的时候,更是应了广告上的那句话:家中常备。

    可惜,虽然从十里营、韩垓乡、旧县乡,收购了上千头鲁西黄牛,以及三千多头散养山羊和小尾寒羊,但在春节时刻,对泰市来说远远不够。

    否则自家可以赚更多。

    当然,就像跟济水市总管说的那些,这只是‘引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