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兰道:“王尚书是王尚书,我舅舅是我舅舅,五姐姐,伱可别再说下去了。”
如兰点了点头,“但愿二哥哥能高中吧。”
墨兰一直在听着,没怎么吭声。
自从林噙霜在盛家地位一日不如一日后,平时有些娇生惯养的墨兰性子也愈加温顺起来。
待众人进了考场,盛家等人返回各自去处时,明兰找了個借口,去寻自己舅妈了。
让三兰、盛竑夫妇,或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她们方才谈及到的主考官‘王安石’此刻正在忠勇侯府。
卫渊今日难得休沐,本想与张桂芬一同出城赏花,结果刚欲离开府里的时候,就瞧到王安石走来。
卫渊瞬间感到不妙,问道:“今日会试首考,你这个主考官来我这儿作甚?”
王安石大大咧咧的笑道:“听闻弟妹有了身孕,我来恭贺。”
卫渊给张桂芬使了个眼色,让她暂且返回住处。
随后,正色道:“王尚书,我已半月未休沐,都在盯着延边情况,如今好不容易松口气,你还是哪来的回哪去吧。”
王安石点了点头,“好。”
随后径直走入侯府。
卫渊无奈,跟在他身后,道:“王尚书,我没得罪你吧?”
王安石一愣,“侯爷何出此言?”
卫渊道:“平时不见你来寻我,怎么在这个会试关口来寻我了?”
“你就不怕被朝中那几位相公知道了,将我卷入党争?”
王安石道:“文相举荐杨怀仁,英国公举荐吴奎,这两件事放到一起,你不早就卷进来了?”
顿了顿,他一边朝着侯府正堂的方向走去,一边说道:
“此次科考,不考经义与史书,主要是考些时务。”
“你可知,他们今日要考什么?”
卫渊都怀疑这侯府不是自己家,是他王安石的家,
“考什么?”
会试一般来说,要考三天,考三场。
分别是经义、史书和时务。
听王安石这意思,似是将科考给改了,都改成考时务?
想要挖掘一些能干实事的人才?
王安石道:“这第一天考的是如何应对辽夏两国,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
卫渊不屑道:“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二人说着,已经来了正堂。
大周朝考试不考八股文,但同样要让考生揣摩考题与答题的诀窍。
虽然相比来说,肯定是八股文更难一些。
但对考官来说,不考八股文,审卷时会比较困难。
因为八股文有模版可以参考,考官根据模版决定考生优劣。
但大周的科举考试,完全就要根据考官的知识水平来判断考生优劣了。
换句话说,若是有两名考生,试卷都差不多优秀,这时候非要排个前后,就等同于是给考官出的试题了。
毕竟,他们评的优劣,不只是优劣,还有考生的未来前程。
待二人来到正堂,王安石直接坐在卫渊身旁,丝毫不将自己当做外人,
“所以我今日来寻卫将军,是想让卫将军与我一同阅卷。”
一同阅卷?
卫渊瞪大了双眼,感到不可置信道:
“古往今来,没有武勋身为科考官的先例,你要是说武考,我当个考官还行,这文考.我若与你一同阅卷,只怕天底下的读书人都要将我骂死了。”
王安石笑道:“卫将军别忧心,只阅这首日第一卷。”
“你的‘对夏攻防总略’我看了,写得相当精彩,用你的法子,不出十年,西夏将不足为患,除非期间有较大变数。”
“可见,侯爷你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做文章,都是人中翘楚,由你来审会试第一卷再合适不过。”
王安石有一个很大的优点。
他一直坚信,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既然是为国取才,那么就要交给知军国大事的人去审卷。
虽然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从此刻起,可以有这样的先例。
“官家也赞同了此事。”
“卫将军乃是秀才出身,有读书人的身份。”
“就当帮我,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