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第二百三十九章:卫渊有心栽培盛长柏(3/4)

城官吏,都卖您三分薄面?当真是您有面子吗?”

    “其二,卫家舅舅对咱们盛家算是仁至义尽,咱们盛家何时回报一二?将来,这人情债该怎么还,您想过吗?”

    “其三,科举本就是为国举才,应当各凭本事,您是父亲,怎能为孩儿开此先例?将来咱们盛家若与卫家舅舅生出嫌隙,卫家舅舅借此事若是胁迫我盛家,孩儿岂还有前途可言?”

    “即使以卫家舅舅的品行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但孩儿心中如何能安?您这不是在帮孩儿,我盛家若想真在京城立足,旁门左道不足用也!”

    “这般粗浅易懂的道理,父亲又因何不明白?”

    这是盛长柏第一次这般直言说自己的父亲。

    平日里,自己父亲纵有诸般不好,可那也是自己的父亲。

    今日,他实在是忍不住了。

    盛竑听到那么多,心里甚是羞愧,遂不言语,沉默起来。

    过了片刻,盛竑心里实在是觉得丢人,毕竟被自家儿子这般去说,面子上挂不住,只好摆手道:

    “你早些休息,明日还要入场。”

    后来,明兰知道此事,特意告诉了自己的祖母盛老太太,希望老太太可以训诫盛竑两句,让他不要给自己的舅舅找麻烦。

    盛老太太道:“你舅舅是什么样的人物?岂能不知你父亲去寻他的后果?你舅舅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为何没训诫你父亲?”

    明兰有所困惑,“祖母您知道?”

    盛老太太莞尔一笑道:“想必你舅舅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以及一些后果也都想清楚了。”

    “你舅舅只怕也是想帮衬你的二哥哥,毕竟,咱们盛家与忠勇侯府的关系,因为你们母女,已被众多人所熟知,从此,旁人谈及盛家,只会说是依附在忠勇侯府人家。”

    “你舅舅心里清楚,你父亲是帮不了你舅舅的,将来,或许也就你二哥哥能帮到侯府,所以,你舅舅这是想有心栽培你二哥哥。”

    明兰道:“二哥哥耿直,若是不希望舅舅那般栽培二哥哥呢?”

    盛老太太道:“你不懂朝廷上那些事。”

    “有些时候,不是看个人想不想,愿不愿意,而是要看旁人怎么想。”

    “今后,你二哥哥的仕途只能是与你舅舅绑在一起。”

    这番话说得明兰云里雾里,听不太懂,可也不敢细问,只好木讷的点了点头。

    若是让卫渊听到盛老太太所言,顶多也就是尴尬一笑。

    他在盛长柏身上下注,可不是觉着盛长柏有什么惊人的才华,而是‘知否’里那句评断盛长柏一生的话:

    【四次入阁,三度拜相,履及六部十三省,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这含金量,足可与韩章相比了。

    从此也可判断出,盛长柏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扶持这样的人,只要利用得当,对卫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此刻,贡院里。

    一些考官将审核出来的答卷交给卫渊与王安石。

    随后,这二人便开始交叉审核以定名次。

    盛长柏过年时经常为卫渊写拜年贴等,所以,对盛长柏的字迹,卫渊很是清楚。

    接连看了几份答卷,都没有瞧到盛长柏的字体,不由得眉头微锁,难道他被外面那些考官刷下来了?

    以盛长柏的功底,不至于被刷下第一轮吧?

    “此人说对辽夏两国要采取远交近攻真要是按照他这个法子,只怕要猴年马月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且看过几篇战国策就敢夸夸其谈,言过其实,难堪大用。”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对燕云十六州应当采取蚕食之策,用数代人之功逐步收复,只是见效太慢,暂且留中,待会儿再议。”

    “王尚书,你看这篇文章,大力赞同范文正公与狄青之法,稳扎稳打,一边巩固防御诸事,一边侵扰辽夏两国,这法子,对西夏尚可,对辽国.有些想当然了。”

    “.”

    如今能走到这里的考生,哪个肚子里没点儿墨水?

    卫渊能给出较为中肯的评断,已经比二人屋外的考官强上不少。

    王安石也看到了几份不错的答卷递给卫渊,

    “我对西夏的情况还算熟悉,对辽国只能是一知半解。”

    “他们这几个人对辽国所写文章尚可,解题也不错,你瞧瞧。”

    卫渊接过来详细的看了看,直到看到第三人所写答卷时,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