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荡山河》

15 抱不平痛殴狱卒 游云梦邂逅佳人(4/5)

柳,江面烟波浩渺,水光潋滟,风帆点点,远处几座浮岛犹似碧玉,镶嵌在蔚蓝湖水之中,显得楚楚动人。

    他赁了一叶扁舟,立身舟头,由艄公摇起撸来,缓缓划至江中,但觉心旷神怡,说不尽的畅快。

    正当游览湖景之际,闻得左近琴声瑟瑟,有人唱起歌来: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歌者莺声燕语,得琴声相衬,倍加婉转悦耳。只是曲调中竟隐约带着几分惆怅。

    卫凌羽听得心头恍惚,这首歌是《诗经》里的一篇《行露》,是说古时一个女子受人逼婚、坚决不从的故事,赞颂该女坚贞不屈的性格。

    听那歌者声喉娇嫩,分明是个妙龄丽人,琴音歌声中的凉意,正如那歌中赞颂的贞女一般,遭受到了不公待遇,是以在此以歌抒情。

    他性喜任侠尚气,这时胸中一热,激起了侠义心肠,顺着歌声望去,但见不远处一艘画舫缓缓地漂在江面上。

    画舫上珠帘垂幕,隐约可见里面一道坐着抚琴的绿色倩影。便教艄公撑篙凑近。

    扁舟划至画舫旁,画舫珠帘被揭起,走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丫鬟扮相,冲他福了一福,抬头一看卫凌羽形貌,暗自诧异:“好俊俏的公子哥,长得好像老爷!”柔声道:“这位相公,我家小姐说:相公既有雅兴游湖听琴,何不便上舟来?”

    卫凌羽隔着珠帘,瞧着画舫里那人的侧影,心想:“看这人情貌非江湖中人,似是大户出身,怎么不避男女之防,邀陌生男子同乘一舟?”便即一拱手,冲着那画舫道:“小可适才闻姑娘雅奏,琴音凄楚,引人入胜,不意一时忘形,冒昧至此已是失礼,不敢唐突相扰。”

    那丫鬟尚未回话,画舫内的女子谦逊道:“如我这般恶钩追音,实在难登风雅,有污清听。”掀起珠帘,探出身来,看清了卫凌羽相貌,怔了一怔,脸上闪过一抹惊色,便即平静下来,道:“我诚邀公子上船品茗,请勿推辞。”

    但见她身着一件湖绿衫子,十五六岁的光景,玉颊微瘦、眉弯鼻挺,是个夭桃秾李的佳人,眼角隐隐有些泪渍,模样儿楚楚动人,惹人怜惜。

    卫凌羽微一沉吟,足尖在舟头一点,轻飘飘地跃上了画舫。

    那少女盈盈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道:“不意公子竟有如此轻功。”原来画舫与小舟间隔着两丈,卫凌羽足下运劲时,小舟只是浅浅一沉,落到画舫时,画舫几乎纹丝不动。

    卫凌羽心想:“她既识得这是轻功,遮莫也是武林一脉?我倒小觑了她。”拱手道:“姑娘慧眼如炬,看来也是武林同道了。”

    那少女道:“说来公子可不许笑,我自幼不喜女红,好舞枪弄刀,粗识些拳脚。不过看公子身手矫健,我却是不及万一。”请他入内坐定,吩咐婢女煮茶,续道:“听公子口音,不是江夏人氏,不敢请教公子从何而来?”

    卫凌羽道:“小可是从关中来的,因与同伴走散,故而南下寻她,途经这西陵县,便在这里暂歇几日。”

    那少女笑道:“我斗胆猜测,公子那同伴定是位如花似玉的丽质佳人。”

    卫凌羽奇道:“姑娘如何得知?”心想林婉怡虽然杀伐果决,但确实是位风姿绰约的绝代佳人,这少女莫非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不然怎知自己是找林婉怡来的?

    那少女见他这副神情,便知自己猜得不错,道:“我观公子气度不凡,显非浊世俗人,能劳公子不枉千里来寻的,便不是胜不得月宫里的仙娥,也总不在其下。”

    卫凌羽这才知道她原来是说笑的,不禁脸上一红,话锋一转,道:“适才闻得姑娘歌声,似是遇上了什么不平,不妨告知小可,小可或能相助一二。”

    那少女前一刻还喜笑盈腮,听了这话,立时满面哀愁,道:“这是我的家事了,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与公子萍水相逢,公子又何必对此介怀?”卫凌羽讨了个老大没趣,不敢再问。

    这时那婢女烹好了茶,端茶入内,听了二人对话,禁不住道:“我家老爷要小姐嫁给她不钟意的人,小姐正为此伤神呢!”顿了一顿,见那少女没有责怪的意思,续道:“我们家小姐长得漂亮,这西陵县不知多少人巴望着。也不知道老爷怎么想的,要把这么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人家做小!”

    那少女瞥了婢女一眼,嗔道:“夏荷!”

    那名为夏荷的婢女见小姐生气,知道小姐是怪她不该背地里嚼老爷的舌根子,当下不敢多言。

    那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