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仙师》

121、朝会(2/3)

亲眼所见,那人凭空而来,说走就走,竟没有一名卫兵能够发现,没有任何人可加以阻拦。

    如此胆大妄为,让他想想就不寒而栗。

    既然此人确为天厍军成员,其受谁指使,自然不用说了。

    “那你为何要将此事告知与我?”

    最后,乐福提出关键一问。

    “因为太子。”那位细皮嫩肉的天厍军小伙说,“因为大人是太子岳父。”

    “这么说,你是太子的人?”乐福当即又问。

    “在下不过国师麾下一名小兵,尚无缘结识太子。”那人说,“不过,太子刚交了位朋友。而我是太子那位朋友的朋友。”

    “是你那位朋友让你暗中相助太子?”

    “正是。”那人坦然承认,“我那位朋友不日也将入朝。但情势紧急,他怕有所耽误,所以才让我提前向大人示警。陛下密召青峰山拂云子数次相会,国师已有洞察。为怕夜长梦多,国师已决定采取行动。事不宜迟,大人当速做决断。”

    “你是说,国师要借天厍军掌控宫禁之便,图谋不轨?”

    “暂无实据,这话还不敢说。不过,国师在太子身上已布局多时,恐怕意有所指。”

    “他在太子身上有何图谋?”

    “国师令弟子聂玉琅长期跟随太子左右,就是为揣摩太子言行举止。此人得国师千面之术,是此次行动中一枚重要棋子,请大人小心提防。”

    这话,他乐福不得不信。

    上次差人去酆城调查,他就发现那聂玉琅有问题。

    原来竟是如此。

    而且太子新交的朋友也让乐福对此事背后真相再不怀疑。

    无尘子乃前太师高徒,天命之选,区区魑魅魍魉,绝逃不过他的法眼。

    太子好运,幸而能交上这样一位朋友,可谓得天所助。

    想到这里,乐福心潮起伏,一时难以平静。

    先等等,再看看。

    要办此事,须一步步来。

    他拿定主意,眼皮逐渐耷拉下来,跟对面两位老狐狸,老朋友一样,让自己陷入迷糊状态。

    朝会开始,有人奏报庆元宫的修筑进度,说花园大致年底便可完工,明年便可投入使用。接着又有人向皇帝奏报北原饥荒,称已有饥民易子而食,奏请速速发粮救灾。

    有这么严重?乐福不敢相信。

    他听见相国嘴里嘟哝着,说不清楚这事,然后管粮的官员说,库存粮食都发往了石马城,因为镇东将军屡次告称缺粮。

    缺粮,到处都缺粮。怎么会一时间到处都缺粮呢?

    对,为了跟赵家皇帝结好,上次太子将北原的粮作为见面礼全都送去了邺城。

    乐福感觉心里乱糟糟的。

    但他依然耷拉着眼皮,强迫自己半梦半醒,充耳不闻。

    他要积攒精力,跟那个从不轻易露面的对手进行一场较量。

    当大殿重新陷入寂静,李授终于发问:“众卿,关于与赵结盟之事,你们还有何意见吗?”

    总算开始谈及此事。

    虽然早已知道皇帝的最终决定,但乐福还是缓缓抬头,耐心倾听。

    接着,他便听见皇帝说:“怎么,没意见了吗?好,那朕就提醒一下各位爱卿。你们当中许多人最近其实都没闲着,都在私下讨论到底要不要联赵抗晋。也就是说,其实你们都很关心此事。是战是和,对你们许多人而言,是攸关自身利益的大事,比江山社稷更为重要。”

    大殿里鸦雀无声。

    “这话虽然有些刺耳,可朕并非信口胡说。有人认为,伐晋,自己得不到任何好处,却有丢掉现有地位的可能。是也不是?不,朕认为不是这样。朕也劝你们别这样想。你们是大盛臣子,是朕的臣子。这江山社稷既是朕的,却也是你们的。”

    皇帝语气意味深长。

    群臣面面相觑,开始小声议论。

    “没错,战端一开,胜负难料。可朕是一国之君,对此难道不比你们更在意吗?当初为避李启李跃兄弟猜忌,朕不得不避祸于北原,却又如何?难道不跟现在一样?你们当中许多人自霸西便跟随于朕,与今时今日相比,那时却又有何不同?好好想想吧。不过,朕也可以告诉你们,朕已答应晋寿侯,放弃与赵结盟。所以,你们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前程,可以踏踏实实过太平日子了。”

    说到这里,皇帝开始一个个审视自己的臣子。

    当那道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