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七十一章 勋官十二转(4/5)

士从来不敢马虎,崔圆还是得力的,日久见人心,若能持之以恒,力士这边不用看谁面子,也会提携一二。”

    平日里巴结吕氏的人不要太多,但是这些人全都是带着目的的,而且礼物丰厚。

    没几个像韦妮儿这样,一件礼物没有,只有陪伴。

    人家不缺钱。

    那句歌词怎么唱来着: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

    吴怀实的夫人小吕氏,今天也在,闻言笑道:

    “妮儿是拐弯抹角帮着崔圆说话呢,你不是与严武关系不错吗?怎么没见你提过他呢?”

    大吕氏今年四十二,小吕氏三十六,是本族堂姐妹,平日里,基本也就她们俩最常走动。

    如今多了个活力四射的韦妮儿,感觉日子过的热闹多了。

    韦妮儿拨开湖边的杨柳枝,笑道:

    “我与严武相识,是因为我家阿郎当初总是让他护送我回家,这小子以前没给过我好脸色,如今倒是恭敬许多。”

    小吕氏看向姐姐,笑道:

    “咱家妮儿怎么看都是主母之相,真是可惜,做了个孺人,那个郭四娘一脸的精明样,不像咱妮儿实诚讨喜,我不喜欢那个人。”

    大吕氏蹙眉道:

    “不要挑拨,嫁夫随夫,事实既定,你也是个谨慎人,怎么乱说话?”

    是的,小吕氏相当精明,但是她为什么要明说不喜欢郭淑呢?

    因为贵妃也不喜欢。

    眼下的宫里,圣人的宫眷加起来,也比不上贵妃宠爱之万一,内侍省做什么都是顺着圣人心意来的,那么自然也要顺着贵妃的心意。

    他的丈夫吴怀实,紫金鱼袋,见了宰相也没见多客气,但眼下见了杨銛,却是非常客气。

    还不是冲着贵妃的面子?

    大吕氏没有这层顾虑,因为杨贵妃对她挺礼敬的,这是冲着高力士的面子。

    “好了,阿姐不愿听,我便不说了,”

    小吕氏抬手召来家仆,雇佣了一条小船,几人泛舟湖上。

    说是雇佣,其实不花钱,舟楫署不敢要她们的钱。

    “听说隋王宅,眼下都快成了贵妃的娘家,杨玄珪和杨玄璬都住进来了?”

    小吕氏八卦道:

    “郭四娘最近一定心情很差吧?”

    刚说了不提人家,现在又提,大吕氏也拿她这个妹妹没办法,再者,女人嘛,八卦的心思都重,她也想知道眼下隋王宅里的事情。

    韦妮儿在这两人面前,是不撒谎的,闻言点头道:

    “王府本来就不大,如今一下子住进来一百多人,太过拥挤了,四娘又在养胎期间,自是不喜热闹,但毕竟是杨孺人的亲眷,她还是照顾的面面俱到的。”

    小吕氏又道:

    “杨玉瑶也真是闲不住,她竟然奏请贵妃,让王玉宝开辟岭南驿路,圣人一时来了兴趣,令中书门下算了笔账,你猜这条驿路会花费多少?”

    韦妮儿愣道:“怕不是耗费颇巨?”

    “真要耗费巨大,她就不会让你猜了,”大吕氏笑道:

    “不用多少,七十万贯。”

    韦妮儿目瞪口呆:“不会吧,怎么才这么点?”

    七十万其实不少了,但这么长一条横跨南北的驿路只花这么点,又确实不能算多。

    小吕氏解释道:

    “这就是右相的厉害之处,以役免赋,而且这条驿路大多取捷径小路,无需新辟,不过就是要架设一些桥梁,外加人吃马嚼,这条路只送荔枝,需要的人力并不多。”

    “原来如此,”韦妮儿点头道:

    “那近来义父一定很高兴了,驿路一成,他老人家就能吃到家乡的荔枝了。”

    大吕氏笑道:

    “力士自然是期盼的,他还说了,第一批进京的荔枝,先给你这个丫头送去,好让你晓得,岭南荔枝绝非川蜀能比。”

    人嘛,都有恋乡情节,觉得家乡什么都好,岭南每年的贡品,本来在长安并不算什么紧俏货。

    但是硬是被高力士给捧起来了,因为人家喜欢收来自岭南的东西,你可不就是得四处张罗购买,送给人家吗?

    “杨三娘嘴巴真严,她竟然没有跟我提过?”韦妮儿佯装气呼呼的嘟嘴道:

    “这个妇人,平日白心疼她了。”

    小吕氏笑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