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隆基》

第一百七十二章 瀚海侯(2/5)

,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殿下一路所见也都看在眼里,皇甫节帅是个节俭的人,屯田之粮实实在在都用在了军中,绝无它途。”

    李琩点了点头:

    “擅挪军粮本就是大罪,皇甫是太子在陇右的脸面,营田方面,他绝对盯的很紧,又逢战事,口粮若是出了问题,谁也担不起,但是这个过场还是要走的,你辅助郭三郎(郭子云),到各地军屯走一走,翻翻账目,意思意思就算了。”

    “那么殿下来此,究竟为何?”杜鸿渐疑惑道。

    眼下在座的除了程元振,都是自己人,有些人知道,有些还不知道,李琩眼下也就没必要隐瞒了,将盖嘉运的事情说了出来。

    杜鸿渐嘴角一抽,面露惊骇,饶是他胆子够大,也是汗毛倒竖,只觉鸡皮疙瘩瞬间就铺满全身。

    李琩之所以挑这个时间说,是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以及足够的时间来消化,不然事到临头再说,怕他们慌乱失神,乱了阵脚。

    杀一镇节度,这是什么差事?还是去河西?这与荆轲刺秦王,也没啥区别了。

    杜鸿渐瞥了一眼淡定的程元振,心知这个没鸟货是知道内幕的,所以对方一点不觉惊讶,看样子这五百飞龙军,是圣人给盖嘉运准备的送葬队啊。

    “此事万分凶险,我们是不是应该设法将盖嘉运诱至陇西?”武庆沉声道。

    李琩微笑看向众人:

    “你们觉得,盖嘉运会来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后,郭子云叹息一声:

    “任何理由,人家都不会信,自然也绝不会踏足陇右,怪不得圣人会让殿下巡查陇右道,换成其他人将会更加凶险,李楷洛竟是盖嘉运下的手?实在匪夷所思。”

    换别人来处理这件事,容易被盖嘉运蛊惑河西各镇将领,掀起大的风波,也就是像李琩这样的身份,陇右各镇兵马使,才不会那么容易被盖嘉运欺骗利用。

    正如李林甫那句话,河西大多数将领,还是心向朝廷的,虽然里面不少都是盖嘉运的人。

    但是他们依附盖嘉运求的是什么?还不是加官进爵、荣华富贵?

    那么这两样东西,是圣人能给你,还是盖嘉运能给你呢?

    造反这种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一般都不会这么干,盖嘉运眼下都没到这种程度,他还有和朝廷周旋的本钱。

    “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李晟是很早就知道的,所以今夜并没有感到震惊,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小子眼下正处在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再加上他一直都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干大事的,那么杀死盖嘉运,无疑是一件震撼无比的大事。

    所以,他还很兴奋。

    李琩笑了笑:

    “等皇甫回来再议吧,我们是奉旨办事,不是自寻死路,有些事情还是要准备万全的。”

    说罢,李琩看向程元振,道:

    “因时制宜,在此期间,飞龙军由武庆接手,程内侍没有意见吧?”

    你不让我跟着去才最好呢,程元振笑道:

    “但凭隋王做主。”

    西行路上,李琩无论任何命令,都是让武庆来传达各军,所以当下的飞龙军都知道,武庆代表隋王,也就不存在下令不行的现象。

    不得不说,程元振也是个胆壮之人,人家自从接到这项任务,就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但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也难怪人家会在历史上唐代宗时期,与李辅国并称两大巨宦。

    除了碎嘴之外,心理素质还是过硬的

    皇甫惟明从河源军驻地回来,已经是深夜了。

    自从担任陇右节度以来,他也算是事必躬亲,兢兢业业,因为他想在陇右做出成绩,从而得圣人青睐,期盼能够返回中书担任宰相,成为太子在中枢的一道屏障。

    节度使迁任宰相,是常例,圣人继位之后,大多宰相都有外任节度的履历。

    最近的一个,就是牛仙客了,而牛仙客起家是边疆小吏,因此在中枢常常被人瞧不起。

    以至于眼下的朝堂,很多人都抱着一种奇怪的想法:牛仙客都能当宰相?那我也能。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人家还推行了和籴法,眼下的圣人,需要的是财政专家,不是军事专家。

    皇甫惟明个子很高,原本白白净净的脸庞,在陇右这一年多,也晒黑了,不过这不影响人家是个大帅哥。

    此人出身安定皇甫氏,也是名门望族,但他是小宗,皇甫侁是大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