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售后,武林群侠传1.0》

第七十一章 原来如此(2/3)

r>
    如此一来,想要瞒着神医,那是说什么也做不到了,谷月轩跟沈湘芸商量,是不是另辟一块地方,再行搭建一处新宅。

    沈湘芸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见若是强行修缮,未免强人所难,反正忘忧谷地方甚广,便是建上几十间屋子,也是宽敞的很,更何况谷月轩赔罪之意甚诚,更赌咒发誓,绝不敷衍推搪,自是比旧宅要好上许多,当下点了点头。

    谷月轩得沈湘芸点头,甚是欢喜,可是构建一间屋子,凭他之前扛回来的木材,那可远为不及,只好又拿斧头去砍,这一次他却不让东方未明随行,毕竟只是一把斧头,用不着有人看管,又觉得东方未明实在帮不上忙,还不如陪着沈湘芸东拉西扯,以解她心中憋闷。

    东方未明果然如谷月轩所料,跟沈湘芸交谈的甚是流利,倒不是东方未明非要刨根问底,而是他与沈湘芸待在一块,心跳莫名其妙的便会加快,闻到她身上浓厚的药香,更是如痴如醉,何以如此,却又说不上来。

    沈湘芸见到他神色有异,问道:“喂,你在幸灾乐祸什么?”

    东方未明忙摇手道:“哪有哪有,我是在想,我那个臭脾气的‘恶’师兄,是多么的不可救药,连沈姑娘这等温柔贤淑,神仙模样的人也敢得罪。”

    沈湘芸听他恭维,心中也自欢喜,但听东方未明吹的太过,将自己比作了天上的仙子,未免过了分,脸上一红,低头道:“你一定在想,荆棘那个臭小子,究竟为了什么,闹得天翻地覆,是不是?”

    东方未明点头道:“正是,我一直在想,荆棘那个臭小子,究竟哪根筋不对了,竟敢如此丧心病狂。”

    沈湘芸“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我只跟你一个说,别跟你大师兄说,免得他要来派我的不是,只怕就不肯给我们家建造房舍了呢。”

    东方未明道:“沈姑娘言重了,就是没我二师兄捣乱,神医前辈和沈姑娘若有差遣,我们逍遥谷上下,也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沈湘芸道:“你啊,就会说好听的话,讨我欢心,可我们姓沈的,不能平白占你便宜,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得跟你说个明明白白。”

    东方未明正要弄个明白,说道:“在下洗耳恭听。”

    原来荆棘发狂,就在半日之前,若是东方未明和谷月轩早到半日,便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这一日神医外出看诊,谷中只有荆棘和沈湘芸二人,他们二人自小玩闹惯了,虽是男女有别,却也不疑有他。

    事情的起因,却是从一本古书上而起,那是《伤寒论》中的一记良方,记录着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术士叫许胤宗,机缘巧合之下,替当朝太后柳氏治病的故事。

    后来记载在新唐书之中,辗转流传至今,说是当朝柳太后“脉沉难对,众方士也无一策”,换言之,就是柳太后脉象实在奇哉怪也,古今无两,无从救治,太医们束手无策,自然拿不出良方救命。

    当朝太后重病,皇帝自然大为惊惧,传下旨意,举国遍寻良医,却都无甚良策,这道命令一级级的传达下去,在偏远山村中,有一个叫许胤宗的郎中,放下豪言状语,若是不能救下太后之命,愿以命抵之,皇帝自然欢喜,着他开方抓药,不论多名贵的药材,也是不必吝惜。

    但柳太后得脉象,经过这段时间的拖延,已然微弱到几难察觉的地步,而且医家有云:六不可治,咽喉之处,药食难进,此不可治之一也“,这“饵液不能进”不论是散、膏、丸都是难以下咽,甚至连汤水也灌不进去,任凭你大罗金仙,也是一筹莫展,之所以许多名医大夫,苦无善法,都是在这一关上无能为力。

    但许胤宗已放下豪言,那便是跟军令状一般无二,太后旦有闪失,皇帝要他陪葬,那是绝不含糊的,甚至全家九族,也会饱受牵连也说不定。

    他这时候情急拼命,顾不得什么体统规矩,总之保命要紧,想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古怪法子,用黄芪加防风,煮上数十斛,置于床下,令患口鼻肌肤俱受,这本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一试,不成想第二日上,太后竟然奇迹般的痊愈。

    沈湘芸读到此处,心中一动,想到荆棘之所以受不得药材,除了体质特异之外,多半还是脾胃严重失调之故,既有前车之鉴,便想效仿古人,搞一下这熏蒸之法。

    可荆棘毕竟是个少年男子,要他扒光了衣服治伤,于他而言实是莫大羞辱,只怕还是越想越歪,以为沈湘芸是借着治病之机,企图整治于他,因此发了老大怒火。

    东方未明听到此处,不由得哑然失笑,心道:“这件事情,实在难说孰是孰非,沈姑娘虽是好意,只是她身为医者的眼中看来,并无男女老幼之别,但在荆棘眼中看来,却是侮辱于人。”

    沈湘芸说到此处,忽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