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天齐》

第5章 擎苍为万民开慧(3/4)

十丈高,十丈宽,不失气派,也不会显得过于宽大。

    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认身上法力并非邪修以后,顾温终于进入了太一城。

    入眼青瓦碧楼连绵,道路中央车水马龙,走在街道上摩肩接踵。

    器宇轩昂的修士,衣着华丽的商贾,粗布麻衣的百姓,行行业业混杂,修士与凡人混居。

    修士大多也都是练气修为,顾温不止看到一个修士与凡人的家庭组合。修为就像功名,虽然弥足珍贵,却也不是凡人触不可及的。

    一个练气一重的小孩骑在父亲肩膀上,一个练气三重的青年搀扶年迈父母。

    相比之下,两界城明显更加繁华,而顾温却觉得这里更像是修行界,也更具有红尘滚滚的意味。

    顾温眼观四方,脚步略慢,谢雨楠注意到他落后队伍几十步后,又带着剑宗弟子折返。

    “红尘道友,可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没什么,只是觉得这城中修士太多了,好似还有许多凡人与修士组成的家庭。”

    顾温一言引得一个年少的剑宗弟子憋笑,道:“练气未到九重可不算修士,道兄是有多少年没出来了。”

    “莫要无礼。”

    谢雨楠轻巧少年脑瓜,随后与顾温解释道:“三百年前,擎苍仙人将五灵谷播种天下,之后便推行万民开慧。起初是在每一座大城之中竖起一块记载练气诀的石碑,后来是大量印刷道宗练气期功法与修行心得,凡人半年收成都能买上几本。”

    少年弟子举手道:“我家里就有一本三清练气诀。”

    顾温问道:“效果如何?”

    “收效甚微。”谢雨楠摇头道:“没有灵石与丹药辅佐,凡人耗费几十年岁月最多练气三重。三百年来,民间无一位金丹修士出现。”

    如此立马引起了其他剑宗弟子抱怨。

    “每年宗门还要拿许多灵石去补贴凡人修行堂,也没见出一个大能杀妖。”

    “我去过一次教人修行,有时候就跟大集会一样,还有光着脚的农夫站在下听,也不知能不能听出花来。”

    顾温将这些抱怨收入眼底,他并不觉得剑宗弟子有问题。

    凡人之中有士农工商,修士之中也有宗门修士与散修。

    各自的利益诉求都不同,但自古以来都是强者占据大多数,并且不断挤压弱者的生存空间。这是常理,顾温能喊出‘共产共有’,但他却自知修行界根本不可能实现。

    便是对于现有资源进行再分配,让百姓过得好一些都极难。

    修士掌握的暴力不是凡人能比的,唯有更强的暴力,才能让他们屈服。可反之,更强的暴力拥有者本身就可以占有更多,为什么要给底层分配更多。

    自己的师傅是这方天地千万年来的一次偶然,她出现的概率可能比自己还低。

    顾温道:“能带我去看看吗?那个所谓的修行堂。”

    “我是太一城出生的,我记得附近就有一个。”

    那位剑宗少年很热情的举手,随后也没有询问谢雨楠,带着顾温就往外走,冒冒失失的模样让作为大师姐的谢雨楠很无奈。

    一炷香后,顾温跟着少年拐入了一处巷子。

    不知过了多少面土墙,又听到了多少家常,修行界的凡人生活也不富裕,只能算能吃饱。

    最后七扭八拐又走了半响,耳边隐约传来了朗读声。

    巷子尾,一扇门传出,门口对联为【万民开慧,天下大同】

    顾温来到门口,看到一群半大流鼻涕的孩童如上私塾一样抱着一本练气诀苦读,教导他们的先生也不过练气三重。

    “炼气化精,气万物之始,精万灵神藏。”

    “归根复命是还丹,养到纯阳在换坛。”

    一缕心绪由心起,顾温想起了那位布衣坤道,每逢自己发表一些符合现代‘二十四字真言’的言论,她就会把自己的头发揉成鸡窝头,夸赞道:不愧是为师的徒儿。

    顾温含笑道:“不愧是师傅。”

    或许三百年民间都未曾出过一位金丹,但他依旧为自己的师傅感到骄傲。

    如果自己成道是为常人所不能为之事,那么师傅是为万古所不能之事。

    ——

    玄黄洲,三清道宗。

    灵脉如长龙贯穿千里,灵气万条喷紫雾,又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座宝殿,一百零座道观支脉。

    三清山已经不复存在,但三清道宗变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