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

第二百九十五章:二次靖难?不,是第二次大礼议!(2/2)

一下岷王世系的记录,摇头叹气:“王爷苦啊,代代就蕃都是在这些苦寒之地,反观成祖当年靖难之后,倒是他的子子孙孙都封蕃在了江南富庶之地,如此厚此薄彼,实在令人心寒。”

    朱定燿今年二十多岁,说大不算大,说小这年代也不算孩子了,虽说脸上还有些稚气,可老朱家的基因还是让他有了一张刚毅且端正的面相,亲王的龙袍穿在身上,别说,还真有几分王者姿态。

    他揣摩着陆远话中的意思,面上陪着寒暄。

    “太傅言重了,为国朝戍守地方也是小王的责任。”

    “王爷大义。”

    陆远一拱手:“倘使天下藩王皆能如王爷这般我大明朝何至如此今日,素闻王爷少年英明,贤德之名美誉地方,下官等便神仰日久,今日一见方知传言远不及当面。”

    话音落下,其他几位九卿也是马屁话迭出,将个朱定燿夸得局促不安,连连自谦。

    “太傅突然将小王请来南京,是有要事吧。”

    “没有,没有。”

    陆远摇头否认:“下官哪有什么事,王爷年初刚刚袭爵,于情于理都应该来南京祭拜孝陵。”

    “可祖制。”

    “那是成祖的祖制。”

    陆远一句话让朱定燿瞬间心头一惊。

    “当年成祖靖难坐了天下,后迁都北上去了北京,唯恐各地藩王和南京有所联系,因此定制不许藩王往祭孝陵,生生割断了太祖子孙拜祭太祖的亲情,《皇明太祖宝训》中可没有一个字提到过,不许子孙祭拜太祖吧。”

    这简直就是废话,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提及关于后代子孙去孝陵祭拜他的事。

    他没死孝陵也没建好,祭拜个鬼?

    更何况,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也不知道朱老四能有那么大本事推翻他给朱允炆留下的铁桶江山啊。

    但就这般让陆远抓住了漏洞。

    “我大明朝是太祖爷留的江山,不是成祖爷,祖制祖制,依的也是太祖的制,不是成祖,话再说回来,我大明朝的太宗皇帝怎么就成了成祖?他是谁的祖?难不成,他不是承继太祖爷的江山吗?”

    礼部尚书杨成修搭了一句腔。

    “开辟基业曰祖,承继基业曰宗,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是太祖爷开辟的,自太祖宾天之后,一没有亡国、二没有毁庙,神器更没有假手于外姓之人,后继之君哪一个敢称祖?”

    朱定燿瞬间就闻到了不对劲的味道。

    这是要搞第二次大礼议?

    就朱老四这个庙号的合法性提出了公然质疑。

    你爹是朱元璋,你凭什么称祖!

    这大明朝的江山又不是你打下来的,你凭什么称祖!

    “当年皇上入奉宗祧,下旨加兴献王徽号,可此旨被内阁封驳并未通过,是以不做圣旨而论,是皇上以辞去皇帝位为要挟,迫使内阁通过圣旨,得以用皇太后之礼迎其生母入朝。

    但此举不能改变事实,其父兴献王仅为藩王小宗,如何可加皇、帝尊号,自古以来无有此例,更无有继统不继嗣的先例。”

    杨成修的话验证了朱定燿的猜测。

    这是礼议!

    现在,自己眼前这群人已经开始质疑嘉靖皇位的正统性了!(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